《找规律》教学反思 《找规律》这局部内容的活动性、生活性和探究性比较强,一年级学生比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于是我本着“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教学产生的兴趣,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表达数学的价值。”这个理念来设计、实施教学。回顾整节课,感觉在教学教程中能得以表达: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兴趣盎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课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否让学生在整节课中都对学习感到兴趣,是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活泼爱动,好奇心强,针对学生的这个心理、年龄特点,教学中,课伊始,我设计了看看谁的记性好,出示学生最喜欢的动画片光头强,并告诉光头强的,然后记光头强和老师的,通过比较,学生发现光头强的号码有特点。掀起了探究规律的欲望。 在新课时首先贯穿六一联欢会学生布置教室的场景,此情景的创设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不但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而且有探究性,学生当然跃跃欲试的来尝试来寻找规律了。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时间段,在学生寻找完情境中的规律之后,做一次开火车的游戏,休息休息激发他们的兴趣。 课后引导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涂一涂,找一找、摆一摆,来表现规律等活动,努力调动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探究新知识的活动中,能够说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学生经历了探索规律的过程,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中学会创新,切身感受到数学的美和作用,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只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活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二、问题探究与自主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本节课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去参与数学活动,在动态的过程中体验规律、感悟规律、应用规律,同时获得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放手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从而达到自主构建知识的目的。在这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协助者、点拨者、激励者。如:画出有规律的排列、排出有规律的队伍中,很多学生都画出、排出了不同的规律。这就提醒我们:学生确实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教学中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探究和动手实践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差异,从而在互动交流中学会自我完善、自主建构新知,学会学习。 本节课的缺乏之处: 一,在学生展示交流作品的时候,没顾到绝大局部学生,应该给够充足的时间,以至于展示的时候,只有局部学生参与。同时在展示的环节有点乱,老师没有组织好,课堂掌控力较差。二是在这节课上我发现自己平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不够,表达在让学生独立或合作设计几组有规律的动作或图案时,学生大多设计的规律没什么新意。三、在一节完整的数学课中还可继续拓展声音、动作等的变化规律,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四、老师激励性的语言较少。 今后我将以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为契机,增强学习研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中反思,反思后再实践,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全面落实学校减负增效工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c2ed4d968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