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高中世界史教学的区别和联系

时间:2022-12-10 22:25: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课标下初高中世界史教学的区别和联系

现行的历史教学大纲对于世界史教学是轻视的。一方面是高中阶段世界历史体系上的不完整,没有世界古代史的内容,这是硬伤。

另一方面是课程设置具体时间安排上存在欠缺。初三阶段开设了世界史,但许多地方因历史不列入中考科目,世界史课程形同虚设。高中的世界近代现代史属于选修课程,由于报考理科的人数多,绝大部分高中同学与世界近现代史无缘。根据新制定的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世界史内容在初高中均为必修,这就改变了上述现象。从已经看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讨论稿)中发现,新课标与旧大纲相比,历史教学已有根本性改变,初高中的课程设置呈现明显的梯度性,特别是初高中世界史的体系安排和教学要求有很大的差异。弄清楚初高中世界史教学的区别和联系,对于新课标课程的研究和课程开设是大有俾益的。 首先分析初高中世界史教学在新课标中的区别。

区别一:初中世界史教学重体系建构,高中世界史教学重专题研讨。

现有的历史教学大纲初高中中国史的内容从元谋人起到十五大为止,体系相当完整。而世界史则初高中不一致,高中的世界史是从近代史开始的。课本中一开始就是资本主义萌芽和文艺复兴等内容。没有希腊、罗马文明等世界古代史的支撑,这些内容的出现显得十分的唐突,加上20024月份新修订大纲时又作了很多的删节,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初高中的世界史教材都应有古代、近代、现代完整的体系是广大历史教学工作者的共同要求,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已得到了落实。

新课标将世界史的体系建构放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初中世界史体系分三大块。一是世界古代史部分。时间开始于距今三、四百万年前人类出现,止于约公元15世纪(跟传统的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近代史开端有了变化)。古代史分为上古和中古两个历史时期,共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社会形态。主要内容有人类起源、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氏族公社、四大文明古国、希罗文明、中世纪时代的日本和阿拉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西欧城市兴起和拜占廷帝国的兴衰等具体内容,另外还有东西方文明的冲撞和融合、科技思想文化等综合性内容。体系相当完整,体现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二是世界近代史部分,时间界定在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世界各地区改变原来相对孤立的状态,广阔的资本主义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打破了原有模式,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世界一体化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主要内容有: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早期的三大资产阶级革命、两次工业革命、殖民扩张及当地人民的反抗、19世纪六十和七十年代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初步形成历史进步意识、历史正义感、热爱和平的观念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三是世界现代史部分,反映一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这一时期,世界日益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历史进程渐趋国际化,世界各国发展模式呈现民族化和多样化,世界各国之间呈现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复杂局面。内容包括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及影响、罗斯福新政、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第三世界兴起和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等。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世界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世界现代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总趋势,了解当代世界的多样性、多元性和复杂性,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高中世界史内容以专题形式出现,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尽管编排还是按照古代到现代这样的顺序排列,但已明显不受编年史这一框框的影响。具体的专题有: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这两个专题以古代史知识为主);新航路的发现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近代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从19世纪到现在)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反思以及整体性和多样化的当代世界。除了上述必修的内容外,还有11模块的选修内容。这一设置,将有助于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对历史教学的束缚,使历史教学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也有助于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区别二:初中世界史内容重历史知识的传授,高中世界史教育偏重能力的培养。

以罗斯福新政这一初高中都涉及的重点内容为例,初中将这一内容排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之后,标明时代背景。然后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突出重点。再加上就罗斯福新政的作用进行课程讨论,深化了解,拓展知识面。高中对这一内容的要求分三个层面:(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突出知识的整合。)(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了解其与保守主义政策有何不同,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特点。(着重培养比较、分析能力。)(3)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历史意义,认识自我调节是资本主义得以不断更新、发展的重要途径。(注重书本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运用了政治上的发展观点分析问题。)对于教学的具体要求,还提到政策涉及的有关资料,并结合事实,就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对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展开讨论。(深化到要求学生提炼信息,联系实际的能力。) 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是学习的两种基本要求,是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条件。初高中不同的能级要求,形成不同认知环境下的梯度教育,这是教育创新的突出表现。 区别三:初中世界史内容多感性认识,高中世界史内容重理性分析。

跟前面所述一致的是,根据初、高中学生学习心理的不同、认知水准的高低,世界史内容在具体表述和要求上也有差异。新课标吸取原有初高中教材不同表述风格的长处,进一步强调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初中世界史内容以感性知识为主,高中教学要求明显具有理性的成份,充分体现初高中的差异性。

以英、法、美早期的三次资产阶级革命为例分析:初中的要求是:简述《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就事论事,了解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容和影响,这是最易掌握的感性知识,也是最基本的要求。高中的要求是:了解《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过程与特点。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制的异同。知道法兰西宪法的主要内容,认识法国共和制的




主要特点。多比较,重分析,这些明显带有理性色彩的要求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口味,更能促进学生跟现实问题相联系,带动认识水平的提高。

区别四:初中世界史内容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高中世界史内容更注重跨学科的综合性。

综合是一种趋势,也是推广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特别是为高等学校输送的优秀生源,要有各方面的知识,更要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都以社会方方面面有联系。高中教学带有明显的提高成份,更需要强化教育过程中跨学科综合教学的力度。

例如初中世界史对希罗文明主要要求是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其本上是历史学科的单一内容。高中对这一内容首先是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和具体表现,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得失,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罗马法的建设过程和主要内容,阐明罗马法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过程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涉及到地理、历史、政治等科目的知识。大量材料的整合和观点提炼也需要语文知识的辅助。如果再延伸至希腊、罗马的文化,那必须得有相应的数、理、化知识支撑才能理解希罗文明的深度与品味。说明在教育过程中难于在学科间设立壁垒的。

其次再总结一下初高中世界史教育过程中的联系。虽然初高中世界史知识传授处于不同的层面,但由于受同一内容和教育理念的制约,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着紧密的联系。

联系一:初高中新课标都注重新观点、新成果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着力克服难、繁、偏、旧的现象。

首先是分期,已完全克服20世纪80年代末期仍在中国史学界世界史研究方面教条主义的影响。北京师大历史系刘宗绪教授很早就提出: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发展和基本定型时期的历史。正是在近代时期,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取代封建制度,又经过自身的发展,终于形成了一个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整个世界就是在这个体系之下连成一气,并且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基本成型之时,也就是世界近代史结束的标志。留意新的课程标准,世界近代史开始是16世纪前后,即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以及尼德兰革命时期。现代史开始是在20世纪初,以一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为主要标志。这是非常客观的。(国外还有1919年爱因斯坦相对论被证实为标志)。其次在内容上也有很大的突破,史前人类的传说,近现代科技的足迹,多样性的文化,包括爵士乐,好莱坞电影,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还有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以及反对恐怖主义等。世界史不再是单一的奴隶起义和攻占巴士底狱等老一套东西,内容全面,题材广泛,充满时代特色。

联系二:初高中新课标都着力培养人文素养,有效提高国民素质,体现历史教育的特点。

文化史比重明显加重是体现这一特点的显性标志。初中的课程设置中,世界古代史部分有:文明的冲撞与融合、三大宗教等知识。世界近代史部分有:《人权宣言》等资产阶级基本政治纲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野蛮性,玻利瓦尔和章西女里的正义性。还有《最后的晚餐》、《向日葵》、《英雄交响曲》等艺术作品、音乐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世界现代史部分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内容,并要求对此有关社会责任感方面进行讨论。高中的课标中也有这一内容的专题。提高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是历史教学的一大任务,是学生人格养成的主渠道之一。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汲取智慧,提高自身的素养。 联系三:初高中新课标都注重教法、学法的转变,体现教育的可持续性原则。

学法上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性学习习惯。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关注学生品德、能力和个性发展。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供的案例有:古希腊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辩论会;小实验——信封上的效率,体现社会分工;学唱《国际歌》;举时事溯源专栏——科索沃问题的由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则要求学生撰写论文。尽管能力的要求有差异,但反映的世界历史教学乃至整个历史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那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素质的提高为根本出发点,这也是历史教学贯彻教育创新的立足点。 主要参考书目:

1 井建斌 何成刚《纵论世界近代史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年第一期 2、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7f94ea5be1e650e53ea99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