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宋词”话题作文导写示例【附例文】

时间:2022-05-26 22:32:3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品味宋词”话题作文导写示例 东莞市光明中学 彭登联(523126 【原题回放】

以词为主的宋朝,人才辈出,群星璀灿,众多词作更是脍炙人口,久而弥香。读词,就是读人,读一种境界,读一段历史。

你品读宋词有怎样的体验和感悟?请以“品味宋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文化味极浓的话题作文,贴近学生的学习。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阆苑里的又一朵奇葩,堪与唐诗争奇斗艳。 话题为“品味宋词”,故宜在“品味”题眼上做文章。“品味”,是一种由浅入深地读,是一种掩卷之后的深思与感悟。通过“品味”,才能真正悟出宋词的滋味,才能真正读懂一个人、一种境界,才能真正理解一段历史、一种情怀。

那么“品味”些什么呢?宋代词家群星璀灿,词作更是琳琅满目,可“品味”的内容实在是多。比如,你可以选定一首宋词,细细地品味,领略它的思想美和艺术美;你可以选定一组宋词,细细品味,把握宋词的某一艺术成就;你可以通过读宋词来读某个人,读懂他的内心世界;你可以通过读某宋词来读那段特定的历史;你还可以展示你品味宋词的体验与感受,把记叙与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另外,写这类文化味较浓的作文,必然会涉及到诗文引用。众所周知,引用诗文会给文章增光添彩。最常用的是直接引用古诗文,可以完整引用,也可以局部引用;还可以化用古诗文,截取部分诗词直接变成作文语言或者用自己的语言去演绎诗词的意境。 【佳作示例】 品味宋词中的智慧

光明中学高三(2)班陈彩虹

喜欢在夜深人静时,捧杯香茗坐在窗前,和半阙婉词,细细品读。找寻古仁人之情怀,感悟词中耀眼的智慧„„

年轻时的柳三变,是风流倜傥的的才子,自负才高八斗,也曾随波逐流想求一功名,可惜始终遇不到看好他的伯乐,无奈之下,只能道一声“忍把浮名,换得低斟浅唱”,终日混迹于秦楼楚馆,即便如此,博取功名之心总是不死,甚至于宋仁宗命他“且去填词”他还更名为“柳永”继续参加考试,怎奈屡考屡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啊,终于他看开了,打着“奉旨填词”的旗号,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脍炙人口的宋词,只要有井水处就有人唱柳词。倍受打击之后,他终于有了一种大彻大悟、气定神闲的智慧,“针线闲拈伴伊坐”。既然得不到,又何必强求呢?他放弃了功名,却拥有了生前死后的另一番声誉,千年之后,仍然还有人不断低吟浅唱的是婉约柳词,再也无人记得当年的高官姓甚名谁。从柳词中,我感受到的是历经磨难之后洒脱的智慧。

与柳永同一时代的苏轼也是命途多舛,但相比柳永来说,苏轼还是要幸运得多,总能够绝境逢生东山再起,似乎他更有一个豪放的心态,从来不会被挫折打倒,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啊,人生总是有不顺心的时候,关键是要勇敢地去面对,等到风散云开,自会发现“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鼻祖,他豪迈,“何妨吟啸且徐行”,他忠诚,“西北望,射天狼”,他也有情愁,“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但很快又不介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正是有了这样一种积极的豁达超然的心态,他才得以成为那个年代少见的长者、智者。从苏词中,我品味出的是面对挫折之后豁达的智慧。

柳词智慧得洒脱,苏词智慧得豁达,他们的词不过是宋词中的一小部分,其中闪现的智慧也不过是众多智慧的冰山一角;宋词千万,词人千百,每一首词都是词人灵性的歌唱,每一个


人都有他独特的见解与智慧,这智慧承载于宋词,历尽千年,流传不息。 在一片茶香中,轻吟一首小词,细品其间智慧,静静地感悟这些不朽„„ 〖魅力评点〗

文章亮点有三:一是以时下流行的文化散文的写法行文,着重品味柳永和苏轼其词其人,并在评品中,反观他们的人生智慧、做人哲学,这样的归结显得深刻、独到;二是脉络分明,章法严谨: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分合式结构,清晰明了;富有文采,大量引用或者化用词句,体现了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而且对柳永、苏轼认识较独到,行文流畅。 考场评分:25+25+10=60分。 品味宋词

光明中学高三(2)班叶宏

一直在崇尚、向往着历史中那片诗词并发的芳草地。当李清照带着“人比黄花瘦”的容颜从历史中向我走来,当岳飞的《满江红》激荡起我满腔的热血„„我的心中便荡起阵阵激流。宋词,那古老的精华,已融入我的生命。 张潮在《幽梦影》里说过:“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我不去崇尚那种“美人”,也更没有那种精通诗词文赋的文人雅量。我只是用自己的心去咀嚼,去品味那或婉转缠绵,或雄浑悲壮的潜在词魂,在默默中倾听历史的心跳,让自己的血液流淌得更加奔放。 喜欢宋词,很欣赏它的那种明快的韵律。如蒋捷的“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金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读起来如行云流水,朗朗上口,字字清新隽永,绕耳不绝,让人忍不住地对此喜爱有加。

若领略了婉约派的似水柔情,便会深深地喜欢上它们的那种欲说还休,一咏三叹的韵味。才子柳永的《雨霖铃》便算得上是经典之作。“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触龙颜而遭贬,不得不离开繁华的京都,登舟离开时,回望一眼这座让他失意,又爱又恨的都城,万般愁绪,万般滋味便涌上心头。无奈中,只有一任肝肠寸断,化作天涯一飞鸿„„柳永的身影消失在苍茫的历史中,但是,他的灵魂却在每一句词中,冲破历史的尘芥,永世长存下来。

在感叹婉约派的清丽、含蓄、缠绵之余,更不免惊叹豪放派的雄浑壮阔和沉郁苍凉。从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精忠报国的壮怀激烈,到陆游的“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从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热血之誓,到辛弃疾的“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铮铮铁骨,字字铿锵,句句雄壮,让每一个人都倍增爱国之热情,倍感一眶之热泪。 无羁地吟哦,醉倒了世世的楚楚衣冠,撼动了代代的凡夫俗心。历史抚平了风涌乍起的波浪,吹干了沙场上映日而辉的英雄鲜血,但是,它却不能带走那些融入人们生命灵魂的菁华。 在回望中,在历史心脏强有力的跳动声中,我默默地用心灵去倾听,去找寻,去品味,去感受那历万世而不朽的词魂。 〖魅力评点〗

作者以极富抒情的笔调写出了对宋词精华的“品味”宋词言情见长,作者品味出婉约的缠绵清丽,品味出豪放的雄浑壮阔;宋词节奏明快,韵律鲜明,一唱三叹。以文学的笔调品宋词的特点,写得别有情趣,非常优美。大量引用诗词,让文章增色不少,引得恰到好处。 考场评分:25+24+10=59分。

宋词言情

光明中学高三(2)班谭智明

当历史的浪潮慢慢退去之时,美妙绝伦的宋词与唐诗犹如一只只精巧的贝壳,布满了时空的


沙滩。唐诗与宋词虽说是古典双璧,但多情的我,更钟情于宋词。宋词里那浓浓的情,化也化不了;我对宋词的爱,解也解不开„„ 一家国恨

“四面边声连角起”是塞下奇异的风景,“燕然未勒归无计”是不寐征夫的无奈。金瓯缺,山河碎,壮士洒热血。“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国耻记心头,唯愿“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可满腔遗恨,只能让“还我河山”的誓言回荡中原„„ 陆游也不心甘“身老沧州”,他以嘶哑的歌喉继续歌唱。哪怕年逾古稀,依旧梦断沙场,“尚思为国戍轮台”;更可叹,弥留之际,“但悲不见九州同”,留下感人的绝唱!“谁怜爱国千行泪”,一颗赤心,至死不渝!

一生奔走的辛弃疾也以自己的诗篇唱响收复旧山河的最强音。雄心勃勃,可也只能“醉里挑灯看剑”;想“了却君王天下事”,可也只能一厢情愿,慨叹“可怜白发生”。面对滔滔江水,除了“西北望长安”,除了“把栏杆拍遍”,除了“可怜无数山”,又能何为?古道热肠的辛弃疾,只能将满怀的壮志、愁情和怨愤,和酒弹剑渡余闲,令志士扼腕„„

读词,也是读史,读人。有宋一代,家国耻,臣子恨,忧国心,思家情,不同的侵蚀,同样的凄楚。 二儿女情

词是长于言情的艺术“多情自古空余恨”,儿女情长,生死相恋;离愁别绪,凄楚缠绵。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的爱,豁达厚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的情,宛然可绘。“一种相思,两处离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易安的相思,难舍真挚;“执手相看泪眼,竟语凝噎”,柳永的别情,黯然销魂。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后主的愁似那不绝的江水,饱含多少悔恨和苦痛?“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柔弱的躯干里能否承载起了国破家亡夫死的重重打击?“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辛弃疾,倍尝冷暖与无奈,也只能感叹“而今识尽愁滋, 欲说还休” „„ 是呀,绵绵的“愁”,无尽无休。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就如朗朗的风,空灵的曲,穿越千年的风雨和云烟,依旧洋溢着动人的美,浓浓的情„„可,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魅力评点〗

这篇散文最大的亮点有二:一是内容丰富,结构清晰。作者在“品味”宋词时,品出了豪放的家国之恨,品出了婉约的缠绵之情,按节行文,总分结构,使文章结构清晰;二是文采摇曳,极富才情。作者流连于词的情感境界,大量引用诗词,有全引、夹引、暗引等,引得恰到好处,流畅自然,体现出丰富的语言积累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考场评分:25+24+10=59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806665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