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与爱

时间:2022-05-26 21:19: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忧与爱

——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对于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应该说是不陌

生了。2011年就曾在网络上关注过多种版本,20128月,终于见到了它的庐山真面目。一边翻阅那不算太厚但也称不上太薄的北师大版黄皮书,一边拜读了温儒敏、 巢宗祺、陆志平、王尚文等专家不同角度的解读。说实话,我读课标的心境是复杂的,每一次静心阅读都会有一阵惊喜,但每每面对现实的困境,又常常充满忧思。

喜看课标新思想

一、关于语文教学的目标

教学的目标怎么定?语文究竟教什么?这几乎是课改至今一直在讨论的话题。

2001年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并对“语文素养”作了如下解释: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2011年修订版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和任务作出了这样的阐释: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语文课程应注意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两相比较不难发现,修订版更加强调“语言文字运用”从教师操作层面看,实验稿的“语文素养”外延十分宽泛,很多老师课堂教学容易因为目标泛化、过度挖掘等原因导致语文课变形走样或低效现象。从修订版课标分析,语文课程应






该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课程。我们来看具体解释:“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可见,修订版课标,给我们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 二、关于“识字写字”

修订版课标把识字写字提到了一定的高度:“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与实验稿课标相比,修订版在识字写字方面有三个明显的变化。

第一是减少了写字的数量。第一学段将原来的“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减少为“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左右会写”;第二学段将原来的“2000个左右会写”减少为“1600个左右会写”。减少数量,体现的是多识少写思想;减少数量,为的是提高书写质量;减少数量,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其他诸如阅读、实践等事情;减少数量,为的是适当地减负增效。第二是提高了对写字质量的要求。修订版课标在第三学段增加了“力求美观”的要求。并明确规定:“小学各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后面还附有“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要求先写好字表中的300个字,然后逐步发展学生的写字能力。这一改变应该是针对目前电脑普及化造成写字能力普遍下降的现象而特别修订的。这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练字的效果,提高学生书写的质量。第三是增加了写毛笔字的要求。修订版课标对三到九年级的学生提出了“兼修毛笔”的新要求。三四年级学生“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五六年级学生“能用毛笔字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七到九年级“能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这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对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有重大意义。 三、关于阅读教学






修订版课标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老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当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特别是提出了这样几句话:“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阅读量也有具体要求,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字以上。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是无需多言的。从小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对其终生都是大有裨益的善事。 四、关于“语文实践”

修订版课标提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从以上表述看,语文实践”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语文实践”包括听说读写活动、语文研究性学习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强调的是过程,而非结果。 五、关于时代挑战

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修订版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8b58d16f18583d0496459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