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意思 文言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 (1)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2)悱:音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3)隅:音yǔ,角落。 【翻译】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赏析】 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94c5e69f5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