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之魂——校长 来源于教育理论校长培训 在教育界想当校长和可以当校长的人,不在少数,但这校长可不是人人都能当的。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一所什么样的学校,作为一校之长,必须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一所学校的精神。精神也好,灵魂也罢,这也就是校长必须具备德才兼备的素质吧。德才兼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是每个想当校长的人都能具备的。 德,就是为人之德,立身之德,处世之德,办事之德,是道德。孔子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意思是:“千里马称骥,并不是赞美它的气力,而是赞美它的品德。”孔子用千里马作比喻,说明德和才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其中把德放在首位。一个真正的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相对而言,德又是首要的。是处世为人立身的起码要求。无德即无道,无道则路不通。校长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心地善良,与人为善。因为校长所管理和领导的是有一定修养和文化底蕴的教师,他们对道德的要求也许比一般人高,因为,尽管他们的道德准则具备的不多,但他们对道德准则了解的比常人多,比常人深。所以,作为校长,必须要以德服人,以德管人,以德育人,具有人本主义思想。这样,才能、贤能为之用,人尽其才,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否则,则众叛亲离,校长将会成为孤家寡人,孤掌难鸣,则事业何兴?民心何聚?政权何稳? 所谓才,即为身才,文才,口才,帅才。校长尽可能的容貌端正,仪表端庄,这才具亲和率,这是先天的物质基础,也是校长工作成功的要件之一。更重要的是,作为校长,要带头学习,不断学习,时时充实自己,更新知识,把握时代的潮流,具备时代气息,走在时代的前列。校长的文才、口才、帅才都应该是一流的。有文才,则思维敏捷,才华出众;有口才,则口齿伶俐,方能服众;有帅才,则领导有方,上下一心。要很好的研究政治,研究领导艺术,具备统揽全局的能力,这样,才不会出现顾此失彼,手足无措的局面。 德是才的基础,才是德的表现。有德则才显,有才则德著,无德则才虚,无才则德贫。德和才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紧密联系的关系。有德无才是庸才,有才无德是蠢才,无才无德是弃才,有德有才是英才。英才处事稳健,审时度势,善于把握时机,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事业兴旺,人缘广得。庸才,受制于人,瞻前顾后,难以成事。蠢才,头脑简单,态度粗暴,难聚民心,则用之无益。弃才,无德无才,为人唾弃。 德才兼备的表现是: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有服务意识和大众意识,心胸宽广,大度,会为人民办事,能为人民办事。这样,则民心所向,众望所归。事业幸甚,民众幸甚。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认为,天下最柔弱的是水,却能穿破坚硬的石头。自然界如此,推及人类社会而言也亦然,最高的德行好像水一样,水最能便利万物而又不和它们相争,它总是甘心处于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处于下方地势,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所以接近道。校长应该象老子说的那样是一所学校德行最高的人,处事应该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心胸像水那样沉静深邃,待人像水那样爱亲,言談像水那样守信真诚,为政像水那样有条理,处事像水那样灵活圆通,行动像水那样相机尔。为人处事能够做到不争、处下,确实是一个校长谦下、礼让、无私、心怀坦坦荡的高尚品质的体现。 事实上,德才兼备是每一个人都应当具备的品质,起码是一切想为人民和能为人民办事的人应该具备的。所以,校长必须首先具备这种品质。因为校长是一种岗位,是一种工作,是一校之魂,是一校之精神,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 只要心中有爱 沙土中心中学马洪涛 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教师的爱是点点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师爱不是索取,师爱不是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 我一直记着老师的教诲“教书育人,身教胜于言传”、本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做一个受孩子爱戴的好老师。八年前,我踌躇满志地从大学校园里走出来,满怀信心地踏进了这满是孩子们的天堂。身为一名教师,我经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我知道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9e17e71ad02de80d4d840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