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管理制度_现行银行结算帐户管理制度的主要缺陷及完善对策 200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相继颁发了《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奠定了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制度基础。2007年,为支持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一期)、(二期)工程的建设运行,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业务处理办法》、《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银行机构代码信息管理规定》等制度,还相继下发了银行账户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初步形成了较为全面的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制度体系。从近年来银行账户管理实践情况看,一系列银行账户管理规章制度的面世实施,对加强银行账户管理,规范银行账户的开立、使用、撤销、变更,维护稳定金融秩序起到了积极显著的作用,但也暴露出现行制度还存在缺乏整体性、连续性、实效性、前瞻性等问题,影响了制度执行效果,亟待加以完善。 一、主要缺陷 (一)制度之间互不衔接,协调性较差。近年来,为适应经济金融改革发展和系统建设的需要,人民银行总行多次以规范性文件来补充、修改、完善银行账户管理制度,但这些补充、修改、完善往往是局部的、零散的,缺乏对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工作的整体把握和贯通,导致这些制度相互矛盾冲突。 (三)制度建设滞后,科学性不足。人民币账户管理系统(二期)工程的建设完成,丰富了系统功能,开通了部分横向联网接口,在此平台上实现了公民个人身份联网核查系统的上线运行,今后与税务、工商、技监等部门的信息比对共享是系统提升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现行的规章制度中,信息共享内容缺失,制度设计未及时跟进账户管理系统建设步伐。 (六)制度设计欠严谨,加大了管理难度。《办法》规定存款人可以自主选择银行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另一方面,存款人也不应以开户银行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为由随意转移银行结算账户。但《办法》未对存款人开立的账户提出时间限制要求,加上各商业银行竞相争夺客户资源,使得有些存款人频繁更换开户银行,加大了人民银行账户工作的业务量。 二、对策建议 (一)完善制度的基本思路 在制度谋划安排上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全面性和层次性相结合。面对开户主体多元化、组织机构多样化、资金性质复杂化、服务需求个性化的经济社会环境,银行账户管理既要遵循其内在的职能要求,又要兼顾服务对象的广泛性,注重整合相关制度,保持其协调一致。同时要适应市场化体制要求,在制度设计上分门别类,深入细化,使各项制度具有相对特定的效能作用。二是前瞻性和有效性相结合。要充分考虑国家宏观政策、法律法规、账户管理经验与惯例、业务发展趋势,使制度具有预见性,保证稳定连续,同时要去繁就简,通俗易懂,逻辑清晰,使制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三是社会性和效益性相结合。作为人民银行的对外服务“窗口”,要通过办理银行账户业务,执行账户管理制度,为银行机构和广大存款人提供优质服务,彰显人民银行的良好社会形象;同时也应从成本效益的经济原理出发,向存款人收取一定的开户许可证工本费。 (二)完善制度的具体内容 1.修订完善《办法》。对所有银行账户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一次彻底系统地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办法》进行全面修订,对已过时不适应的条款予以废止,对有欠缺的内容进行补充,对抽象笼统的加以细化,对制度盲点、空白点建章立制,使《办法》成为具有权威性、全面性地的账户管理纲领性制度。如对存款账户开户时的“其它结算需要”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使之有章可循,便于操作。 4.健全处罚机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细化处罚条款,对于擅自为存款人开立存款账户、不按要求实行分类审查制的银行机构或违反规定繁频更换开户行的存款人进行行政处罚。 5.实行开户收费服务。引入市场机制强化开户许可证管理,在广泛调查、征求意求、充分论证基础上,建立账户开立收费制度,按照全国统一的收费标准收取开户费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9f6b13285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