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做一回于永正老师的“女儿” ——《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读后感 湖南省吉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杨娟 《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是一本十分厚重的书。拿到这本书,我眼前便浮现出一位慈祥、和蔼、幽默、充满童心的老者形象,他有着父亲与老师双重的身份。这本书与其说是于老师写给他初为人师的女儿的,倒不如说他将初为人师的年轻教师都看成了他的儿女,他将多年教书育人的经验和感悟娓娓道来,期盼初走向教师岗位的年轻人少走一些弯路。 于老师说,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曾忘记自己以前也是个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葆“童心”,才能“回忆并借鉴曾遇到的优秀老师之优秀做法”,才能真正“蹲下来看学生”。于老师经常回忆自己学生时代与之一起学习与生活过的人,经常回忆恩师的做法,回忆自己当年作为学生的喜好与需求。是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多回忆自己学生时代的人和事,我们当年的经历和想法,也许就是现在孩子的经历和想法,这些经历和想法也许就能给我们诸多启发。我上高中时,数学老师让我们持之以恒地使用“知识点与经典题型积累本”,每次上新课,老师都让我们将书本合上,在黑板上板书新授知识点与经典题型,先详细讲解,保证我们听懂学会,然后再让我们工工整整地记录在积累本上。三年下来,不知是否因为我们记录了一个又一个积累本,反正我们班数学成绩一直遥遥领先。读了于老师的这本书,我如梦初醒,我完全可以将高中数学老师的做法借鉴使用至我的教学中 啊。于是,课堂上,我的学生也开始使用起“数学知识点与经典题型积累本”,尽管现在是起步阶段,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增长,他们的积累本也会逐渐变得厚重与珍贵。 于老师说,作为一名教师,要“严而实”。如何“严而实”?不能“说是说,做是做”;“‘严’不是‘厉害’,‘严’是‘责任心’和‘付出’的代名词”;要让“学生中的‘南郭先生’销声匿迹”。我班有一个惯例,每天晚自习前学生要做“每日数学题”。“每日数学题”由数学课代表批改,并将做题情况统计发至QQ群。最初采取自愿加入的方式,一批基础好、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率先加入“每日数学题”行列,之后在我的动员下全班学生全都加入了。为了督促学生坚持下来,我还和学生商定了提醒方法,每缺一次“每日数学题”要在全班同学面前唱一首歌。我告诉学生,这不是处罚而是提醒,希望他们养成持之以恒做好一件小事的良好习惯。值得高兴的是,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学生已经将之内化为习惯。即使班级里有歌声传来,也不一定是学生没有写“每日数学题”了。这和于老师所说要做一个“严而实”的老师,无形中形成共识。是的,只有做 “严而实”的老师,才能让学生收获良好的习惯,才能让学生一点点进步。 读于老师的这本书,让我懂得: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放大学生的闪光点”。三年级小朋友作文中的一句话:“月亮长胖了”,于老师在这句话上画圈,旁边批个“好”字,“好”字后面点上一个长长的叹号。有些老师在学生作文里“鸡蛋里挑骨头”,于老师则是在“骨头里找肉”。于老师会在学生作业中画翘起大拇指的手,于老师 会给作文内容不太好但态度认真的学生的作文满分„„我的一名学生,数学基础薄弱,但字写得很工整,“知识点与经典题型积累本”写得特别漂亮。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给她递上专门为她写的鼓励的纸条。她数学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每日数学题”每日必做,数学成绩稳步提升。 细细品读于老师的这本书,我真真切切做了一回于老师的“女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a099613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