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民俗学I

时间:2022-12-12 20:25:3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气象民俗学 I

课程编号: 5371265 课程属性:气象特色课程 分: 2 学分 时: 32 学时(讲课:

30 学时,课程论文: 2 学时) 课程性质:选修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材:自编教材 开课院系: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气象民俗学是一门反映在人们生产、 生活、 行为习惯、 民间习俗等诸多领域的气象文化 现象(气象习俗)的学科。 气象习俗是人们长期与气象环境共存、并经过反复实践而逐步趋 稳定和自觉保持的一种社会行为。 气象习俗对人们的生产、 生活活动有着积极重大的影响。 它们既作为一种文化和民俗事项在人类生存中世代相传, 又作为人们科学合理安排生产、 活的行为指南, 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随着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 人们对气象科学技术 的发展更为关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对天气、气候变化的依存度不断提高,天气信息产生 经济价值也越来越高。

因此,气象信息、天气气候问题经常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如何更便捷、更生动、 形象地把大量的天气信息、 气象知识和气象科技成果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播, 并通过人们 利用产生更多社会经济效益, 客观总结并揭示各种气候现象研究的线索, 有助于我们正确 握季节变化、 气候环境、 气候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科学规律和知识, 彰显民俗事项的社会功 能,进一步紧密联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身体力行传承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要求将各章节知识点分为掌握、熟悉、理解、了解、初步了解等)

1.第一章 概论( 4 学时) 1)掌握气象民俗学的涵义;

2)熟悉气象民俗学的研究任务与范围; 3)理解气象文化与民俗文化;

4)了解气象民俗学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2.第二章 气象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4 学时) 1)掌握气象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2)理解早期人类对气候变化及天象的认识; 3)了解气象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 3.第三章 气象与社会文化( 4 学时) 1)掌握气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联系;

2)理解气象与社会思想文化、社会科技文化、社会生活文化的关系; 3)了解气象与社会心理的关系。

4.第四章 气象与口头民俗学( 6 学时) 1)掌握气象与口头民俗学的关系; 2)理解语言民俗中的气象文化; 3)理解叙事民俗中的气象因素;


4)了解气象与音韵民俗的关系。

5.第五章 气象与风俗民俗学( 6 学时) 1)掌握气象与风俗民俗学的关系;

2)熟悉气象与二十四节气、民间节日的紧密联系; 3)了解气象与信俗的关系;

6.第六章 气象与物质民俗学( 6 学时) 1)掌握气象与物质民俗学的关系; 2)了解气象与民间建筑的关系; 3)了解气象与民间饮食的关系;

4)了解气象与民间服饰的关系 三、大纲说明

1)作业和报告:课程论文: 1 篇; 2)考核方式:课程论文

3)总评成绩计算方式:成绩百分制计算,平时成绩 20%,期末课程论文成绩 80% 4)是否使用多媒体:多媒体教学 5)其他: 四、参考书目

1、《中国气象史》 ,气象出版社;温克刚, 2004 年版;

2、《气象文化与民俗》 ,气象出版社;姜海如, 2008 年版; 3、《气象社会学导论》 ,气象出版社;姜海如, 2006 年版; 4、《民俗学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王娟, 2002 年版。 5、《民俗学概论》 ,上海文艺出版社;钟敬文, 1998 年版; 6、《中国民俗旅游》 ,福建人民出版社;巴兆祥, 1999 年版; 7、《中国民俗史》 ,人民出版社;钟敬文等, 2005 年版;

8、《说话的文化——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 ,中华书局;董小平, 2002 年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a8c03c66e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