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学生可雇佣性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3-01-10 06:26: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提升大学生可雇佣性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可雇佣性是雇主企业对雇佣员工的基本的要求,应用性高等教育要想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企业对接,那培养学生的可雇佣性是势在必行的,本课题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教育教学中,实施政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的教育模式,并通过第三、四学期中的实习实践培养学生的可雇佣性,让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

关键词:可雇佣性;教学方法;人才培养 一、引言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可雇佣性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在高校学习的过程,是其社会化的关键环节,想要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就需要提高大学生的可雇佣性。知识经济强调创新与速度,仅凭学历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英国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企业招聘时,不再仅以学位为基础,还在寻求学位之外的其他的品质。也就是说,用人单位更关心应聘者是否具有良好的可雇佣性。可雇佣性这一概念的提出,也体现了当前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自身多方面的综合需要。可雇佣性使大学生的奋斗目标、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更加具体清晰,使学校的教育目标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更加契合。大学生的可雇佣性问题的研究也引起了我国一些学者的关注,但很少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二、可雇佣性的含义

可雇佣性(employability),在国内又被一些学者称为就业能力。英国

Hillage.Pollard (1998)阐述:可雇佣性指的是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能力。英国学Brown. Duguid(2001)从大学毕业生向劳动力市场和雇主证明其相应特点的视角阐述:可雇佣性是寻找和维持不同就业的相对机会。Knight(2001)论述:可雇佣性是促使个人更可能获得就业和成功地选择职业的一系列成就、理解力和个人属性。Little(2003)论述:可雇佣性是个人特性、各种技能和学科理解的有机结合。国际劳工组织对可雇佣的定义是:个体获得和保持一份有薪水的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 综上所述,可雇佣性是指:“个体找到工作、维持工作并在需要时获得新工作的技巧与能力。就本质而言,可雇佣性反映的是雇佣者对受雇对象品质和能力的诉求或期求。

三、提升大学生可雇佣性的途径

(一)实施政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的教育模式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直倡导政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的教学模式,并以开一个专业、办一个实体为理念建设专业,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了解专业所在行业的发展现状,明确企业对人才的雇佣要求,并以专业实体为依托,锻炼企业所要求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各种通用能力。齐齐哈尔依托专业创办了21家公司,覆盖学院42个专业,学生可以在专业实体中体验真实的职业环境,明确企业的用人要求,并加以学习、锻炼,提高自身的可雇佣性。 (二)设置的独立实践学期

设置独立的实践学期,一方面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合,一方面让学生在社会企业的真实环境中培养自己的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除了正常授课的第一、二学期之外,将每年的6-8月份设置为第三学期,由专业负责人联系专业相关的实习岗位,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试岗、


顶岗,充分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用人需求等,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摸清路线,认清方向。同时将每年的寒假时间设为第四学期,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加社会实践、创业实践及科技创新活动。通过设置独立的实践学期提升大学生的可雇佣性。

(三)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真实的工程任务

在一、二学期的理论授课中,打破传统的教学规律,采用工程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程化的方式在课程中设置真实的工程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将真实的工程任务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充分考虑企业需求,在教学过程中重点锻炼学生的双基双技,提升学生的可雇佣性。(四)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贯穿始终,从入学起就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的主线,以便在毕业后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例如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为期至少七天的职业前瞻,让学生通过专业介绍、学长引路、专家讲坛、企业参观、专业技能大赛、职业生涯讲座等形式充分了解专业的发展、明确企业的需求、理顺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划。让学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带着学校和企业的希望和要求去学习,从另一个方面提升了学生的可雇佣性。 四、结论

可雇佣性是雇主企业对雇佣员工的基本的要求,应用性高等教育要想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企业对接,那培养学生的可雇佣性是势在必行的。本文在充分分析国内大学生就业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企业对大学生可雇佣性的要求,总结了可雇佣性的内涵,并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为例,提出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性的途径,即可以通过实施政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的教育模式,设置的独立实践学期,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真实的工程任务,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等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提升大学生的可雇佣性,以此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参考文献:

[1] 宋国学. 可雇佣性胜任能力:职业生涯研究的新视角[J]. 管理现代化. 2014(05) [2] 赵颖,郝德永. 可雇佣性: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逻辑[J]. 现代教育科学. 2014(0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a8d317e5d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