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找规律》教学反思 “数学思考”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总复习的一个内容。在本套教材的各册内容中都设置了独立的单元,即“数学广角”,其中渗透了排列、组合、集合、等量代换、逻辑推理、统筹优化、数学编码、抽屉原理等方面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总复习第一部分“数与代数”专门安排了《数学思考》的小节,通过三道例题进一步巩固、发展学生找规律的能力,分步枚举组合的能力和列表推理的能力。本节课是教材中的例5,例5体现了找规律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这里的规律的一般化的表述是:以平面上几个点为端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这种以几何形态显现的问题,便于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解决这类问题常用的策略是:由最简单的情况入手,找出规律,以简驭繁。这也是数学问题解决比较常用的策略之一。 本课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导入数学思考方法。从学生熟悉的“曹冲称象”的故事出发,引导学生说出“化难为简”“化大为小”能够帮助解决复杂问题,教师明确提出这也是我们数学学习当中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研究内容“数学思考”。 本课的第二个环节:提出问题。在平面上有20个点,这些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这样提出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又为渗透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埋下了伏笔。接下来是带领学生分析“难”在什么地方,学生认为难在点太多、线太杂,不好解决。那么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没有?学生想到先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研究找规律。 本课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探究规律,解决问题。教材中呈现的探究方法是:从简单问题即两个点开始,逐个增加点数进行研究,找寻规律。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其中的规律。结合具体图形探讨平面图形中存在的规律,最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线条数=1 +2+ 3 +„„ +(点数-1)。 1 教学的第四个环节:运用提高,拓展延伸。灵活运用已建立的数学模型(从简单处入手,举例子,找规律)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准备了三个挑战练习分别是:挑战1:求1000个正方形摆成一排要用多少根小棒摆成?挑战2:20边形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课后思考题:1000个正方形摆成两排要用多少根小棒摆成? 我以“探究活动”贯穿整节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画一画、猜一猜、数一数、比一比、说一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从简单处入手,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自然过渡、水到渠成。 纵观全课,我认为学生的探究有目标,学生的思考有深度,学生对数学思考的认识更深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确有提高。教师的作用就是在学生感觉迷茫的时候予以点拨与指引;直观教学,数形结合,以简驭繁等都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思想,不仅对学生的数学语言是一种提炼,更是对其他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自己找到的数学规律不能够很好的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我想我们还是要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发现的规律自己进行总结。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adc2918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