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 《找规律》教学反思 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一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找规律”是根据新课标理念新增加的学习内容,主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我今天执教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找规律” 第一课时,这是找规律的起始课,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会寻找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为后面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由于学生在学前阶段就曾接受过“找规律”这部分知识的启蒙教育,因此,对于学习“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这部分内容较为容易.但是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神容易分散,语言表达不完整.因此,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数学学习趣味性,强化语言表达训练,是本节课教学中我较为注重的学习策略. 我的教学意图有两个:一是让孩子通过找规律能够说出下一个是什么;二是让孩子充分感受规律的美.围绕着这两个教学意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分别是:1、情境导入2、发现规律3、体验规律4、延伸规律5、自我评价. 在第一个教学环节“情境导入”设计时,我首先通过“猜一猜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情境导入,充分调动小朋友的学习欲望,激发出孩子大脑中“规律”这部分知识的原有经验,然后直接揭题:像这样一个冰淇淋一个汉堡包,一个红苹果两个绿苹果,两只羊、一只狼; 又两只羊、又一只狼; 再两只羊、再一只狼,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就叫做“规律”,今天咱们的任务就是一块儿来找——规律.第二个教学环节,我设计的是“发现规律”.这一环节,我重在强化训练孩子用较清楚、完整的语言来表述自己发现的规律,之后的巩固练习我采用的是“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孩子独立完成.接着,我在“体验规律“这一环节设计了“摆一摆、涂一涂、画一画 ”的教学情境.其中,“涂一涂”重在让学生会按照规律涂色,还要会说出规律.“摆一摆” 创设了开放的教学情境,提供学具给学生,让学生三人合作,自由设计“规律”,培养创新意识.并通过欣赏他人作品、比较辨析规律,学生进一步明了怎样摆才是有规律的排列、谁摆的规律更有创意. 然后,在“延伸规律“环节我设计了“欣赏生活中的规律”和用有规律的动作来表示开心的心情,以及欣赏规律的美这三个情境,目的在于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最后, 我安排的“自我评价”是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课堂上,我比较注重对孩子的及时评价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因为一年级是孩子学习的启蒙阶段,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学好数学的信心都将在这一学段定位.作为一名低年级数学老师,我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习惯是终身受用的. 本节课我的教学特点是:充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我下载了找规律主题图和例题,再添加上一些时下孩子们比较兴趣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元素,制成了课件,这样教学内容就显得生动、活泼,孩子们学起来兴趣盎然.正所谓:学中乐,乐中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快乐时刻荡漾在课堂上,,我和孩子们融为一体,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通过反思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其成功之处在于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本节课,我通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涂一涂、找一找、做一做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动态的过程中感悟规律、经历发现规律过程,并获得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特别是让学生小组合作摆一摆、涂一涂这两环节中,我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开放了学生思维,学生设计出了与众不同、有创意的规律,在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但是,我觉得也有一些遗憾:受40分钟时间和大班型的限制,很多孩子踊跃举手了,面对着一双双挥动的小手和一声声急切的“老师,请我”,老师我却无法一一满足他们渴望被提问的小小愿望.另外,在各环节的过度上有些快,有两张课件中色彩的对比不太明显,小组讨论的习惯还不是太好.这些不足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552520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