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唐诗的思维创造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意境——唐诗的思维创造 摘要:唐诗的最大魅力是它的意境。即使到了现代文明的21世纪,唐诗依然像一方美丽的田园吸引着我们。我们生活在快节奏的今天,一切都变得急燥,很难静下心来,而唐诗则用它那唯美的意境安抚着我们,尤其是唐代的山水诗,更是给人一种身处大自然的感觉。身居闹市,读一首唐诗,想到大自然中“寒山斜径”,“白云深处的人家”,想到红叶罩天地的山麓,这么安静唯美的画面,有谁不想在那里留连? 关键词:唐诗;意境;山水诗;含蓄;唯美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唐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好坏的的关键。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所谓意境美,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动图景和所体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一种美的形态,它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是想象空间的艺术化境界。本文结合唐代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唐代诗歌表现出来的各种意境。 一、含蓄隽永的意境。 中国人一直以来崇尚委婉含蓄,忌浅露直白,认为作品必须含蓄委婉,才能达到意味无穷的效果。《文心雕龙》提出:“隐义以藏用”;“精义曲隐,无伤其证言,微辞婉晦,不害其体要。”钟荣《诗品》也说:“文已尽而情有余,兴也。”皎然《诗式》曾在“诗有四不”这一节指出“四不”之一是“力劲而不露,露则伤于斤斧”。这些说法都是主张作家在写作时,要有余味,强调含蓄委婉的重要性。 这一古典美学传统在唐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杜甫《绝句六首》其六:“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鸟栖只故道,帆过宿谁家。”这首诗虽然描写得简明扼要,但是抒写“不尽”,留有余味,营造出了含蓄委婉的意境美。“鸟栖只故道,帆过宿谁家”,看似单纯的写景,其实是在含蓄的描写中,寄予了微妙深远的联想。把怀念故乡之情和人生的漂泊感展示得淋漓尽致。而元稹的《行宫》:“寂寥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平实的语句,却有丰富的概括力和想象力。“古行宫”、“宫花”、“白头宫女”、“闲坐”这些意象含蓄地表现出了宫女青春已去,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往事,此情此景,无一不表达了宫女的哀怨之情,但却非常含蓄委婉。 唐人写诗是尽量避免直白地言情或叙述的,即使不得已而为之,也必须出之以生动的景物造型。如《登高》之写作客而加“万里悲秋”,写登台而加“百年多病”,都尽量从时间或空间造型,以造成蕴涵深广之时空意象。他如《秋兴八首》之“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等,或化虚为实,或以实为虚,以增强诗作之声色具象美。又如李商隐写恋情之“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锦瑟》)、“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常娥》),李贺之“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金铜仙人辞汉歌》)、“夜雨岗头食榛子,杜鹃口血老夫泪”(《老夫采玉歌》),杜牧之“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早雁》) 等亦无不如此,因而才拓展并丰富了诗歌的意蕴美。[1] 当我们读“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想象一下这充满动感的画面,还有那黄、绿、白、青的色彩,再想到“窗含西岭千秋雪”,眼前呈现一幅雪染群山万壑的画面,这么美好的意境,多么令人神往和陶醉。唐诗给我们意境,给我们带来时间和空间的想象。 二、情高韵远的意境 短短的一首诗,如果能创造出曲径通幽,情高韵远的艺术境界,就会让诗歌产生无穷无尽的艺术魅力。杨维桢的《图绘宝鉴序》曰:“传神者,气韵生动是也。”陆时雍的《诗镜总窥》道:“物色在于点染,意态在于转折,情事在于犹夷,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势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也。” 唐人为了追求情高韵远的高品位意境,使出了浑身解数。运用自身所有感官,调动一切学识修养,采用多种艺术手段使大自然的万物都具有丰富的神韵美。而神韵最为深远静谧的当属初唐后期的张若虚所写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此诗以七言歌行形式,采用乐府、宫体旧题,以游子思念妻子的离情别绪为基础,以江月为主要意象,在春、江、花、月、夜的广阔静谧之中,用良辰美景衬托游子思妇的伤感情绪,又在句句的感慨之中,展示当时文人特有的精神风貌:虽然有困惑、焦灼、忧虑,但却充溢着青春年少积极进取的气息。[3]没有辞藻的华丽和欲说还休的苍老,却将诗情画意、宇宙奥秘、人生哲理融为一体,淡淡的、哀愁的情感让人思绪万千,欲罢不能。 唐人王建的七绝《雨过山村》则更是体现了情高韵远的境界;“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唐诗别裁》评价这首山水田园诗为:“心思之巧,语句之秀,最易启人聪颖。”全诗紧扣山村特色描写,“鸡鸣”、“竹溪”、“村路”写出山村的恬淡,自然和谐。“妇姑相唤浴蚕去”,写山村人家忙碌劳动之景,而飞来之笔“闲着中庭栀子花”,则又是另一种淡然娴静。 在这里,作者多层次表现了诗歌丰富优美的意境。为了写人忙,从反面写花闲,栀子花香气四溢充满诗情画意,创造了美的意境,表达了深远的情韵。 总之,这首诗处处写山村的景美、人美、花美,表达诗歌深远的意境之美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总之,情高韵远展示的诗风看似平淡浅近,实则情高韵远,典雅幽深,给人超尘脱俗,淡薄玲珑之感,气质清新高雅,但不乏韵外之致 三、动态传神的意境 诗歌的动态传神是一种情怀,是一种永恒的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生生不息充满生命活力的,诗作反映出来就具有动态之美和传神之美。动态美也叫做飞动之美。唐初李峤《评诗格》中曾提出诗歌要有“飞动”之美的,中唐皎然继之:“状飞动之趣”(《诗评》),就是提倡动态美。认为自然美有“天地秋色”之类的静态美,有“庆云从风,舒卷万状”之类的动态美。但是,意象中的景物不能是静态的,自然美不论静态或动态,当它们进入意象时,都必须“状飞动之趣”,成为“气腾势飞”(《诗式》)的动态美。 在古典诗词中,动态美与传神美密切相关,中国古代文论既重视动态美又讲究传神美。 皎然说“诗有七德”(《诗式》),其五是“精神”,是说诗文要表现出事物的精神。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表面看这是一首纯粹的写景诗, 然其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以极其敏锐丰富的内感觉造型,因而构成一种似真似幻的心灵化景物境界,故含情最浓,入人也最深。首句“人闲”点出感受的特殊主体,而“闲”字尤值得注意,因下面景物全由此化出, 可谓一篇主脑。次句“夜静”,继点出特定的时间氛围,并辅以“春山”这一特有的时空概念。而春山之“空”,实承“人闲”的特殊心境产生出来,是极写其静。然静又易生敏感,故有桂花落这种出于直觉的本能体验,于极空极静中却增添些生命的律动。“月出惊山鸟”,则似真似幻,皆未必然之词,但在主体心理感受或情感体验中,却是极合理极真切的意想性造型,更见出诗人落想之不凡。末又接以“时鸣春中”,用时断时续的空谷元音,继写出生命的躁动不宁,于是空寂遂变灵动,滞景亦成活景矣。这应是全诗落想之高潮所在,却又戛然而止,故造成体味不尽的无限余韵。通观全篇,诗人以其特有的敏锐艺术直觉,通过动静互衬、声色杂陈、真幻相间、时空交错的景物造型,恰造成主体特有的心境、意绪或情思的同构对应,故而形成全诗通体融贯的深邃意境。 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是一组动画连拍,先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细雨飘落滋润,小草冒芽,却又远看似有,近看却无。诗人巧妙地把握住这个“似有若无,似动若静”的瞬间和特点,以“草色遥看近却无”七个字,转达春天悄然而至的脚步。而读者似乎看到了成千上万的嫩绿的小生命在涌动、闪烁,在轰轰烈烈地成长,长到“绝胜烟柳满皇都”。这种动态传神的表现手法,把春的到来写得如此悄无声息,却又惊心动魄。而“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丰富睿智的涵义,又能给人无尽的思考。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与车灯、路灯、霓虹灯真是两个世界,一个是意境的,美的;一个是生活的,俗的。二者同时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在生活的疲惫不堪中再领略一下明月、松林、清泉的意境,放松心情。人在诗情画意的意境中才能脱俗,才有趣味。 唐诗中一叶潇洒不羁的江上小舟,雪天里的钓叟,访友归来的诗仙,叫人淡化名利,崇尚自然,热爱生命。“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那种悠然的雅静,可让人身心松释。“清明雨”、“牧童”、“杏花村”是多么优美的田园画意。“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人与大自然的融合与沉醉,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意境,还有“山村水廓”、“烟雨楼台”,是多么迷人的唐诗意境,它给于我们时间和空间的想象。现代人读唐诗,如度假,享受的是一种心境。 参考文献: [1]郭外岑.“诗中有画”:唐诗的景物造型化——中国文艺发展史研究之二[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4:68-73+107. [2]井凤芝.赏析唐诗中的意境之美[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4:139.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adcaf4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