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清二中高中语文 唐诗宋词8 江城子教案 苏教版选修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江城子教案 【教材分析】这首词,是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苏轼,因梦见早逝的爱妻,而写下的一首千古传诵的悼亡词。苏轼一向以豪放著称,这首诗却是真挚动人的婉约之作,是苏轼婉约词中的代表作。词以“记梦”贯穿全篇,连接起“梦前、梦中、梦后”三个层次。 【教学目标】 ①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赏析词中生动细腻地细节描写。 ②学习质朴自然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 ③体会作者在悼念亡妻的同时,委婉地抒发十年间仕途坎坷、 命运多舛的感慨。 【教学重点难点】 1写景、记事、抒情纯以白描取胜的特点。 2想象丰富,往复曲折的结构,虚实结合的手法。 【教学方法】 朗读,自主探究,教师点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提问作者情况、朗读、作指导点拨) 【作者简介】见学案 【朗读指导】1注意停顿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注意语气 ,读出情感(播放朗读带) 【词义疏通】根据学案内容回答,并分组讨论自己的疑惑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别离叫伤心欲绝。有一种回忆叫痛彻心扉。读着这首词我们体会到了这种情感。在我们眼中他是: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 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而今天我们读完这首词,会发现他还是最多情的大丈夫。 (三)文本探究,鉴赏体悟(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代表发言,教师点拨总结) 1请反复诵读作品,想一想,词人是如何把现实和梦境交织起来抒写悼亡之情的? 梦是不真实的,它往往是做梦者内心活动的真实反映。就记梦一类作品而言,毋宁说更是作者郁塞沉积的思想感情的勃然兴发。本词以“梦前——梦中——梦后”为时间线索,将“现实——梦境——现实”交织起来,发抒凄婉诚挚的悼亡之情。起笔彼我合写,“两茫茫”状幽明相隔,惘然无尽,而“自难忘”愈见自然真挚。“无处话”一句,既承难忘,又点阻隔之遥。“纵使”以下三句,由假设转出相逢,融入自我身世之感。下片“夜来”以下四句记梦,意幻情真,虚中带实。“料得”以下三句,从梦境回到现实,写梦后设想对方念己,“年年断肠”,柔情绵绵无尽,令人酸楚。) 2“不思量”(不去想的意思)与“自难忘”是否矛盾? 这并不矛盾,相反是加得好,因为真实!王弗逝世后的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政治上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任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上困苦到食杞菊维持的地步,而且继室王润之(王弗堂妹)及儿子均在身边,哪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已久的妻子老是挂记在心上呢?不经常想念,并不是已经忘却!十年忌辰,正是触动人心的日子,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心怀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而不可遏止。 3下阕首五句为苏轼所梦情景。请加入想象,以第一人称苏轼的口吻进行描绘。 还是那个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那亲切而又熟悉的小窗,终于见到魂牵梦萦的你,那个娇小温柔的你,你还在对镜梳妆,还没有看见我呢?我是该悄悄蒙上你的眼睛让你看看我是谁,还是给你一个甜蜜的拥抱呢?我多想和你共诉衷肠,可是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我能做的只有傻傻地看着你,看着你泪流满面,却不知我也满脸泪痕 4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好残忍!盼了这么多年,相见了,却又无言,为什么会无言呢? 梦中 幽梦忽还------无望实现 轩窗梳妆------无不铭记 相顾泪流------无须言说 梦中——此时无声胜有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四)小结 通常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达观、开朗、幽默的苏轼。我们着迷他的“我欲乘风归去”我们欣赏他的“扣舷长啸”我们追随他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但是我们能够接受一个儿女情长的苏轼吗? 鲁迅说过“多情未必非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苏东坡,更加成熟的真丈夫。正是这样一个情感丰富的性格丰满,形象立体的苏东坡,才让我们如此的喜欢他。 讨论思考(做学案内容) 1本词的线索是什么?如何贯穿? 这首词以“梦前----梦中----梦后”为时间线索,将“现实----梦境----现实”交织起来。题虽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 2总结本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 以虚映实,虚中见实,是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梦是虚幻的、缥缈的,然而梦中人的感情却显得那么真挚、深沉,实实在在。正是因为借助于梦境的虚幻与缥缈,才格外地显得情真意切。 (五)拓展 1中国古代诗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1、“虚”和“实”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之一。“实”指客观地反映绘画对象,“虚”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和“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运用比较多。 2、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等。 “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 2、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 : 1).虚幻世界和梦境。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也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虚幻之景。 2).想象和回忆。《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 3).设想之境。例如柳永的《雨霖玲》一词,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2鉴赏练习 悼亡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都寻梦也回廊。 1 / 3 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注】这首词,从“半月前头扶病”句来看,当是诗人所赋悼亡之作中的第一首,作于其妻卢氏亡故的半月 “ 苏 辛 ” ——词 “ 宋 四 家 ” ——书法----- 坎坷的一生 京城--- -- ---徐州---湖州--- --登州—扬州--定州-- --后。 儋州 诗句回顾 ①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 ② ,西北望,射天狼。 有人评价这首词“真是柔情寸断,此情涌向笔底,写来字字凄怆, ‘令人不忍卒读’。”请结合词的内容加③雄姿英发。 ,谈笑间, 。 以简要分析。 ④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总体把握】 【明确】词的上片开始直抒胸臆,说泪水将青衫湿遍了,为妻子的死而痛哭!其后“冷冥冥、尽意凄凉”“蔓(一)诵读全词,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感知文本的意思。 草残阳”“和清泪、搅入椒浆”“难禁寸裂柔肠”等无论是抒情还是写景都极写其凄惋哀怨的情感。 (二)下阕首五句为第一个层次。请以第一人称苏轼的口吻进行描绘,加入想象,越细腻逼真越好。(不少作业:1背诵并默写全词 于100字) 答: 2完成学案课后练习题 《江城子》导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①通过预习,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 ②读懂词义,并体会其中包含的情感 【资料补充】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 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琴瑟和谐。据记载,在一个正月夜里,王弗【课前质疑】 见庭前梅花盛开,月色清朗,对苏轼说:“春月胜与秋月。秋色让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可召清高之人饮 此花下。”东坡听了高兴地说:“此乃诗家语也。”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课内探究学案 有识见的告诫、嘱咐。可见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学习目标】 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二十六岁时就谢世了。这对诗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公元1075年,①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赏析词中生动细腻地细节描写。 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②学习质朴自然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 此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 ③体会作者在悼念亡妻的同时,委婉地抒发十年间仕途坎坷、 命运多舛的感慨。 【学习指导】 【学习重点】 悼亡诗,即借追述往事,表达对亡故亲人的悼伤与思念之情的诗歌。悼亡诗的思想内容较为单纯,除了多借写景、记事、抒情纯以白描取胜的特点。 追怀往事表现伤逝之情以外,还常以“记梦”的形式,多写作者与亡故亲人梦中相会的情景,借以表达对亡【学习难点】 故亲人的悼伤与思念。由于失重的梦境“尽取材于醒时经验”,故而仍属虚实相生的手法,使人读了更觉情想象丰富,往复曲折的结构,虚实结合的手法。 深意切,难以忘记。 【自主探究】朗读全词,探究下面问题。 【作者简介】根据你手中的资料,完成下面的内容 请反复诵读作品,想一想,词人是如何把现实和梦境交织起来抒写悼亡之情的? 苏轼( 1036 一 1101),字 ,号 。 才华横溢的苏轼 (二)“不思量”(不去想的意思)与“自难忘”是否矛盾? “ 唐宋八大家 ” ——散文 “ 苏 黄 ” ——诗 (三)下阕首五句为苏轼所梦情景。请加入想象,以第一人称苏轼的口吻进行描绘。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b413b9e80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