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关羽形象分析与精神价值思考 临沂大学 山东临沂 276000 在《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宏伟壮阔的战争纷乱的年代里,历史演变的自然规律和不可抗拒的人物命运悲剧在各个阶层和人物身上上演。就如《三国演义》开头一首诗歌点明小说的故事走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其中关羽的人生结局安排更是作者罗贯中独具匠心和重点描绘的,这其中为塑造关羽的忠诚信义服务,更是区别史料记载,使得关羽命运的发展有始有终,有因有果。 一、《三国演义》中关羽形象分析 毛宗岗评关羽为:“历稽载籍,名将如云,而绝伦超群者,莫如云长,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关羽的形象更是在众多英雄将士中脱颖而出,得益于作者独具一格的艺术手法,这也使得关羽形象更具神异的色彩。关羽作为《三国演义》中文必提诸葛,武必提关羽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尽管在性格上有不可或缺的局限,如刚愎自负,骄傲自大,大意致使失掉荆州,然而却不能掩盖他身上的亮点。关羽性格和形象的鲜明和亮点也使得他在人们的心中深刻和与众不同。 (一)英灵儒雅 借用毛宗岗评价,“则极其儒雅,则极其英灵”,在描写关羽的爱好时,爱读《春秋》,便可知关羽并不是粗鲁的武将,在小说开始的描写多以张飞和关羽作为刘备的辅佐而出现,而同样境遇,关羽更沉稳,冷静,从其描写的语气和用词的数量上就可以判断出,如第二回。其二,从关于出场的形象描写也可以看出。赤色是忠诚的代表,“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更是给人一种正义儒雅的感觉。关羽形象描写是《三国演义》众多英雄形象描写最详细和深刻的。外貌描写是侧面烘托,关羽行为更是体现儒雅的一面。与刘备,张飞的兄弟之情,与刘备的君臣关系,都是检验君子的行为标准。最突出的事件是“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这足以看出关于对待男女之色,遵循礼节,借曹操叹服不已侧面写出关羽威风凛凛的正义儒雅的形象。 (二)忠诚神武 关羽作为“忠”与“义”的代表,首先是对刘备的忠诚是最直接的表现,如第一回三兄弟结拜并宣誓。关羽与刘备的义是双层的,有兄弟之义,更有君臣之义,相比前者,后者更突出,但两者相融合。如“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关羽跟随刘备以誓扶汉室为旗帜,在曹操的部下,一心要寻刘备,降汉不降曺,对刘备称其大哥。其次关羽的义是复杂的。最突出的是第五回中关羽的行为值得思考的。当时关羽义释曹操的心理是复杂的,深知不能以公报私,见到曹操乞求放过,他说,“昔日关某虽蒙丞相厚恩,……”曹操对关羽有知遇之恩,赠赤兔马,足以看出曹操对关羽的器重与厚待,在生死面前,曹操想用大义博得关羽的同情。若关羽在最后的关口杀掉操,三国的局面会怎样,历史不可假设,但关羽的义此刻是不值得赞扬的。关羽在曹营中斩颜良,诛文丑,而当时刘备投奔的是袁绍,颜良,文丑作为袁军大将,关羽并没有考虑刘备的安危,袁绍把刘备杀掉也是情理之中的。 关羽的神武形象更是显著鲜明的。耳熟能详的“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诛颜良斩文丑”等。如第六十六回,“此国家之事,筵间不必论之”关羽巧妙地避答,足见他的应变灵敏和反应之快。最后成功逃脱的场面描写更为详细。“云长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的手,佯推醉曰……”这里便是关羽的推脱和计谋之辞。关羽勇武神威,有战略计谋,虽不及诸葛亮运筹帷幄,但令将士闻风丧胆,称万人之敌。不仅侧面描写出其英勇善战的魄力,更闪耀着坚韧和顽强的品质,如第七十五回中关羽刮骨疗毒描写,甚为壮观。“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无论是借帐上帐下之人的侧面描写,还是关羽动作神态细节描写,都展现了他的坚韧,英勇的性格。 (三)神异的戏剧色彩 代表忠义与神武代表的关羽,一生具有神异的色彩。其中对关羽死后显圣的情节更是大加着墨,这也更使得关羽形象充满传奇戏剧色彩。这与关羽民间故事有关,关羽形象的不断神化与之相关。其中关羽在全书中显圣的情节有四处,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洛阳城曹操感神,大量篇幅写关羽鬼魂现身,第一处写关羽遇高僧,放下个人仇恨,坂依佛门。第二处,写关羽魂附吕蒙身,七窍流血而死。第三处,写关羽惊吓曹操。最后一处,写关羽显圣,帮关兴,张苞手刃潘璋。这四处显圣使得关羽忠信与神武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命运更具戏剧和传奇色彩。关羽显圣的情节显现民间百姓对忠信的赞扬和憧憬,同时这也是虚构的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得关羽形象更具悲剧意蕴。 二、关羽性格缺陷 关羽形象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他性格变化更是决定了他命运悲剧。裴松志点评其“刚而自矜”,最终结果是败走麦城,失掉荆州,身首异处,如第七十三回中孙权派周瑜来求亲,“求结两家之好”,在孙刘联军的大局下,关羽不顾两军颜面,“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关羽生气可以理解,但却斩首使者,这足见他的莽撞与无礼。在第七十三回中,因黄忠等人列入五虎之臣而不接受封印,“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遂不肯受印。”生动的描绘出关羽刚愎自负,目中无人的性格。黄忠虽年高,但实力不容小觑,更是与关羽直接交手的实力大将,两人大战几十回。此时关羽并非只是因为黄忠是老将,而是真正知道他的实力,两人势均力敌,究其根本是关羽颜面的问题。关羽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性格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渐发展变化而成的,这也是其悲剧命运的缘由。 结语: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着笔最为浓重的人物之一,也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作为忠义和神武的象征,更与小说虚构的艺术手法有关,因此关羽的形象本身有夸张和虚饰的成分。通过分析关羽的形象,打破一般神化的理解,看到他作为人身上的特性,也看到一般认识背后的另一种解读,有助于更深刻的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悲剧性的审美意蕴,更加全面的在民间文学的比较中认识文学形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be50193cd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