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江村经济》及其研究方法 本文旨在从经济学及社会学的角度,对《江村经济》及其研究方法进行一番深入研究。 《江村经济》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经济学著作之一。1876年,清政府召集江村大户、商人、投资者及经济学家,就江淮一带总体发展问题成立了“江村经济考察报告小组”,由宋慈、梁启超等11位代表组成。他们对江淮一带实行“详视社会经济”,即由宋慈著名的“探寻原点”法,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的双重视角出发,系统地考察了当时经济因素的联系、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地区性差异、贫富差距等内容,并为当时财政、金融、市场及资源分配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江村经济》对当时经济状况的描述较为真实,但其提出的改革建议在整体上的实践开展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有可能给后来的改革开放带来不良影响。面对当时急迫的经济发展问题,《江村经济》对市场调节、管理、定价等方面的研究,似乎采取了较为宏观的态度,仅对比较浅显的层面进行了分析,从而由此限制了经济发展的正常步伐。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江村经济》以“探寻原点”法,研究了当时社会经济现象的深层次构成根本,它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当时的双重道路改革。同时,它也增强了对当时社会发展中的内部规律及潜在矛盾的理解,以及研究未来社会发展应采取的调节措施,在真正实现其经济发展目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1 - 总之,《江村经济》不仅是迄今为止最典型的一次经济学的研究,而且也是社会学研究中最具开创性的一次。它对解析对江淮一带社会经济发展瓶颈的经验之谈,非常有启发性。不论是从经济学的视角,还是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江村经济》与其研究方法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bfbaa8d6c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