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也精彩 回首曾经的点滴,我感慨万端。毕竟自己写下的随笔已达到将近300篇,合40万字左右。虽比不上名家名作,但于我而言却是心灵最真实的财富。因此,对于随笔我一向情有独钟,信手拈来谈不上,但我心说我语却是我性情使然。我所理解的随笔,就是随心而语,随性所至,不拘一格。那么,该如何对待教育随笔呢? 1、 要具有自省的精神 关于自省的诗句有很多,比如“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闲谈莫论是非,静坐常思己过”都深刻地表达了自省对于治学、修身、处世的重要性。作为教师,也要有自省、反思的精神。比如,对于一堂课的教学反思,对于一次活动的反思,对于班级管理细节小事的反思,只要自己参与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可以拿来反思。就拿一堂课来说,上过后要积极反思,总结成功的做法,找到缺憾地地方,怎样设计会更精彩?甚至可以从教师的体态、言语、学生的反应、表现,师生配合默契程度,课堂教学的某一特定阶段去反思。做到整体反思和局部反思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并立即记下。为什么要立即记下?因为很多东西都会稍纵即逝的,如同流星一般,你不紧紧抓住,它只会从你脑海中一闪而过。看似简单的自省、反思,但若真正每天做到,那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都将带来很大的益处。而这些在写文章时,即可以用作真实的素材,让文章更富有鲜活性、生动性、真挚性。 2、要养成读书的习惯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也是教师成长的阶梯。对于教师的成长来说,读书应成为其职业操守,成为其自觉自然的习惯。当你漫步在书香的世界中,你会捡拾到更多美妙的景致。教师的工作是很忙的,备课、批改作业、辅导、找边缘生谈话等等。但细想想,只要稍微挤一挤,是能挤出时间来的。朱永新教授身为苏州市副市长,每天早上五点起床,直至八点,全部用于读书、思考、写作,用他的话说是“八点之前是为自已打工,八点之后是为共产党打工”。中央教科所的朱小曼教授每天把别人看电视的时间用来读书,几十年一直如此从不间断;著名教育随笔专家李镇西在机场候机时的一点点间隙,还一个人躲在角落写随笔。这些“教育大家”们的具体事例无疑为我们树立了鲜活的榜样。我感触很深,那就是随着文章写得越来越多时,我越发感到自己知识面的狭窄。比如理论知识的欠缺让我的随笔没有太多的厚重性。如一位教育家所说:“无教育理论的反思,就是无病呻吟,毫无提高的意义”。看来,读点教育理论的专著相当重要。当然,这也包括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尤其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值得用心品读。即使有些与教育没有直接联系,但对当今的教育启示却是很深刻的。所谓的触类旁通就是这个道理。 3、要保持思考的独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c0b303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