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的快乐

时间:2022-05-26 22:15: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分享的快乐》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分享的快乐》本课从人与人之间互动和共生共存的角度,让学生体验由共同分享所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本课目标为以下三个: 1、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2、实际参与合作,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3、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互相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三、教学重难点

三年级的学生仍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参与、合作意识。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分享是一种快乐。 四、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创设情景、小组合作等活动方式。 五、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孩子们将准备一两件自己喜爱的物品。我将准备西瓜、橘子。以及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应是学生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一下五个环节: (一) 歌曲导入,缩近距离 (二) 合作交流,感知分享 (三) 共同体验,分享快乐 (四) 回归生活,体验快乐 (五) 故事延伸,共享快乐 下面我依次为大家进行介绍。 (一) 歌曲导入,缩近距离

课前,引导学生唱《拍手歌》,上课伊始,随机引出话题:同学们,听到大家愉快的歌声,老师的心情也变的轻松愉快起来。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有一份快乐和别人分享,你将有两份快乐。(教师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分享快乐。这样一开始,就和学生拉近了距离,与学生融合在一起。 (二) 合作交流,感知分享

这时我会适时引入活动一我们的分享日这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突破。首先在小组内介绍自己喜欢的东西。接着我会引导学生畅谈感受。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好东西和别人分享才快乐。最后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对比感知分享的快乐。


我会先将准备好的西瓜让一个学生吃,接着让孩子们在小组内分吃橘子。让学生分别畅谈自己的感受。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分享是一种快乐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 共同体验,分享快乐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为此,我准备这样引入活动二:同学们让我们在小组内共同合作一起来画一画、拼一拼,把各自的想法互相交流,形成新的作品。

在小组展示后,我将相机提问孩子们,通过这个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的心情如何?最后出示萧伯那的语言进行总结(教师板书)。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进一步从个体之间的分享扩展到集体生活中。 (四)回归生活,体验快乐 回归生活是品德课的基本目标。因此在学生感悟到分享是一种快乐的基础上,我将随机出示课本33页的图画,俗话说的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这不,这些孩子碰到了困难,我们该怎么办?假如你帮助了他,他会怎么想?这样,让学生懂得当别人需要的时候,把自己的东西分给他人一些,或者借人用一用,也是一种分享。最后我还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和别人分享快乐的事情。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加深了学生对分享的理解。 (四) 故事延伸,共享快乐

新课程一个特点就是给学生留有自由发展和创造的空间。在这一环节,我会先给学生讲《盲人点灯》这个故事的开头,而后让学生去猜测故事结尾。在此,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引导学生明确分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享不仅为了别人,也是为了自己。

七、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出了这样图文并茂的板书。它暗示着愿分享之花开在每个学生心中。 八、 教学理念

最后说一下我的设计理念。我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以及在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力求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在参与合作中体验分享的快乐。使学生形成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c80cd9f76eeaeaad1f330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