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自觉型的教育——初触“新基础教育” 前段时间暑假放假回去,便在图书馆借了几本书顺便带回家看看,其中有两本是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专著,作者都是华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的老师。我想,就单看作者的单位,这两本书的质量应该都是上乘的。后来仔细一读,竟然发现这两本书都是关于“新基础教育”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仅仅侧重点略有不同而已。前面一本书《学校转型中的教师专业发展》是由叶澜教授主编,王建军老师所著,这本书是在“新基础教育”的第二阶段的实验已经结束的前提下,对新基础教育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果的介绍和展望。后一本书《回溯与展望: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世纪转型》是由黄书光教授主编,卜玉华老师所著。众所周知,黄书光教授是教育史出身,所以,这本书主要是用历史的观点,以“新基础教育”的思想理念来考察和梳理我国近百年的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总的来说,看完这两本书,就对“新基础教育”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也对他们所倡导的教师专业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 上面我已多次提到了“新基础教育”这个名词,至于什么是“新基础教育”,我首先来简单的介绍一下。提到“新基础教育”,我们必须得提到叶澜教授,不用说,叶澜教授在中国的教育界是绝对的大佬,她的这种大佬地位一是源于其渊博的知识,二是源于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因为孤陋寡闻,我以前也并没有听说过“新基础教育”,但对叶澜教授还是早有耳闻。所谓“新基础教育”,是由我们华东师范大学以叶澜教授为首的一个研究团队发起的研究项目。这个研究始于1994年,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探索阶段,时间段为1994—1999年;第2阶段为发展性研究阶段,时间段为1999—2004年;第三阶段自2004—2009年。“新基础教育”研究旨在探索一条适合于中国的现实基础的学校转型道路,寻找一种以学校内在力量为主体、综合多种力量(大学、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的教育变革路线,将教育思想上升到了生态和生命自觉的高度。“新基础教育”主要从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学校管理和教师发展这4个方面入手,而且特别注重到中小学实行现场考察,以获得第一手资料。 《学校转型中的教师专业发展》主要阐述了以下问题,首先说明了什么是转型性教育变革,用王建军老师的话说“至少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变革已经不但仅是各个领域谋求发展的途径,它本身已经开始成为一种“新型常规”:变革成了我们专业生活乃至个人生活中的一个必要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保持某种常规不变,似乎已经变得不正常了。而教育在这种变革浪潮之中,也不例外”。而教育变革为什么又处于转型期呢?这是因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在过去的二十年间也基本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到多元、从局部到整体、从零散到综合、从强调监控执行到重视自主与创生的历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变革所处的背景的动态性与复杂性以及不可预见性,使得教育变革处于转型期。转型性的教育变革的特点包括:从消极补缺到积极发展;从局部、分立到整体、综合;从注重外部条件与状态到注重内部关系与过程;从注重“物”的要素及一般程序到注重“人”的要素与具体过程;从注重预设到注重生成;从自上而下的实地本位,从注重一般的变革到强调情境依赖。 转型性教育变革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取向主要有理智、反思、生态、实践四种取向。他们还构建了一个转型性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框架。而教师的专业发展时需要现实基础的,这种基础包括中小学的组织机构、教师的日常专业生活、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传统途径等。而“新基础教育”研究对教师发展的理解即教师对自身及其实践的观点更新,教学行为方式的更新,学校文化的更新等。之后“新基础教育”研究也阐述了其教师发展的系统,而其实施途径即研究型变革实践。那么,经过“新基础教育”试验之后,教师的态度、内在需要与情感、思维方式与观点、反思水平、教育教学行为、学生等方面都要发生变化,并以一个教师为例说明了这个过程。之后,叙述了“新基础教育”研究中扩展性教师专业发展,即这个实验不但是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同时也会促使大学的研究人员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回溯与展望: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世纪转型》主要是从历史的角度,从教师的生存状况、职业素养、构成等维度,分析了近代塾师、世纪更替之时的教师、民国时期的教师、社会大转折时期的教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师、当代社会转型期教师,并做了历史的反思。经过度析这些时代的教师成长历程,总结优点与缺点,本书最后提出要呼唤生命自觉型教师,而生命自觉型教师也就是“新基础教育”研究中所倡导的教师。 到现在为止,历时15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已经基本结束,作为一个纯粹的民间项目,没有官方的支持,它能够说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不但让部分中小学教师感到了实惠,同时,参与研究的研究人员也在持续成长,涌现了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其实,作为中小学的普通教师,刚开始他们并不“天然的欢迎”这种教育变革,之所以最后慢慢的取得了一些成功,除了他们的先进教育思想之外,参与研究的大学研究人员的个人魅力在这中间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新基础教育”研究倡导大学研究人员要融入中小学,要真正的融入课堂,他们最注重“听—说—评课”这个环节,对中小学教师的课堂实行现场诊断,这种效果很是立竿见影。 其实,说真的,作为一线教师,很多老师其实并没有完全的真正的了解“新基础教育”研究的理念与内涵,但它们却一直在坚持做下去,可能大学研究人员的模范作用起了很关键的作用。我们就以叶澜教授为例,看看各位教师对她的感受: 教师A:刚开始真的无法接受这种现场评课的方式,我都已经10年的教龄了,我自己觉得上的很不错了,但它们(大学研究人员)凭什么就一一推翻,把我的课批评的一无实处。刚开始我真的接受不了,甚至偷偷的哭过,但我一想到叶老师那么大的年纪了,还每周风雨无阻的来听我的课,并给出中肯的意见,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e6e9f3d1d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