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作文“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审题指导及范文

时间:2022-12-25 12:02: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23届高三作文“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

于早豫”审题指导及范文

【原题呈现】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西汉刘向在《说苑》里有言“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意思是,想不陷入困境,就须提前谋划;要想不置于绝境,就须事先预防。其所表达的正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思想内涵及重要精神特征的忧患意识。

对于未来发展,你有怎样的“早虑"和“早豫”?请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性文章。

材料解读:

作文材料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说苑》中语句的解释,明确要想不陷入困境、绝境,就必须做到提前谋划和预防;二是指出这种思想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因此,作文的中心话题就是“忧患意识”。

从写作任务来看,一是写忧患意识时,要要与自身发展结合,二是注意题于中明确要求要写议论文。

立意指导: 居安思危于治忧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有备无患无患才安 忧患是成长的加速器 参考素材:

①忧患激发天才。——[]霍勒斯

②草木不经严冬则生意不固,人不经忧患则德慧不成。——[]杨名时 ③能成功于千载者,必以近察远。——《三国志》 优秀范文

早虑早豫,常怀忧患意识

《荀子》中说:“患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当祸患降临时才开始考虑造成祸患的原因和解决祸患的办法,为时已晚矣。孟子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贞观政要》中建议“备豫不虞,为国常道”,由此可见,于安时思危,于治时忧乱,早虑早豫,常怀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是长久发展的必备思想。(诠释材料内涵,引出中心论点)

因为有忧患意识,唐太宗采纳魏征“居安思危”的建议,励精图治,才有了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也才有了让中华儿女引以为傲的大唐盛世;因为没有忧患意识,南唐后主沉溺于享乐,荒废政事,致使国破家亡,最终只留下了“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无尽唏嘘。(对比论证,增强论证力度)

于国如是,于个人亦如是。(由国家具体到个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孔子对“远虑近忧”的辩证分析,深刻诠释了“忧患意识”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那么眼前必定会有祸患;只有拥有长远的目光,心中常怀忧患意识,才能在遭遇困境、控折时拥有豁达之心、自信之胆、智慧之光。(分祈“忧息意识”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大鹏有远虑,故而三月聚粮以适千里;诸葛亮有远虑,故而备锦囊以解刘备危机;新中国的领导人有远虑,故而倾尽全力研发“两单一理“以解西方核武之围,对于即将结束高中生涯的我们而言,同样也应提前为自己此后的人生和奋斗方向做好谋划,事先考量如何提升自身能力以适应国家的未来发展,怎样在庞大的社会坐标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

国家如庭宇,万千国人之归属;青年如庭柱,決泱大国之栋梁。躬逢重任在肩的伟大时代,我辈青年岂敢高枕无忧。对于自身而言,不“早虑”“早豫”,我们未来的发展就会缺少方向指引;对于国家而言,当代青年不思“早虑”“早豫”,事先做好准备,当时代的风起时,我们拿什么谈理想、谈为国。作为将要掌舵未来的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早做打算,放远目光,在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和未来人生的规划中脚踏实地,在“早虑”“早豫”的警示下行稳致远,这样才能将自身发展与时代需求完美契合,做时代的弄潮儿。(结尾发出呼吁,回扣中心)

名师点评:

文章围绕当代青年应早虑早豫、常怀忧患意识来谈,切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丰富。(内容18)

文章先提出“早虑早豫,常怀忧患意识”的论点,然后列举历史事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再由国家到个人,指出个人的未来发展也需要“早虑”“早豫”,最后指出作为当代青年应该如何做,结构清晰,论述严谨。(表达18)

发展等级层面,文章不仅引用大量古代文化经典进行论证,而且多使用排比句式,使文章极具文化韵味的同时富有气势,读来畅快淋漓。(特征19)

总分为55分。

先未来而忧虑,先未雨而绸缪

行走于历史的亭林岳峙,文明的源远流长;飞驰于岁月的玉走金飞,精神的潜移默化。从杞人忧天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到刘向《说苑》“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之金科玉律,炎黄子孙们秉承祖先思想智慧的光芒,先未知而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09e555308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