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代: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峰一作:回乐烽)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译文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远眺家乡。 解释 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备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承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山峰。一作“回乐烽”:指回乐县四周的烽火台。 城下:一作“城上”,一作“城外”。 芦管:笛子。一作“芦笛”。 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 鉴赏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风光.举目远眺,曲折数十里的丘陵上屹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犹如深秋的寒霜。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非常空寂惨淡。也使诗人非常剧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 假如说前两句写景,景中寓情,蓄而未发;那么后两句则正面写情。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哽咽咽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愁闷的目光拂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注视着远方······“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衬托出夜景的空寥孤独。“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迫。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0b315c1d2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