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速的测定

时间:2022-05-26 08:49:3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验3-3声速的测定

【引言】

声波是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的一种机械波、纵波。频率小于20 Hz的声波为次声波,频率20 Hz20 kHz的为可闻声波,大于20 kHz为超声波。声波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媒质的特性及状态等因素有关。 通过媒质中声速的测量, 可以了解被测媒质的特性或状态变化,因而声速测量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如无损检测、测距和定位、测气体温度的瞬间变化、测液体的流速、测材料的弹性模量等。本实验是利用压电换能器技术来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



【实验目的】

1. 了解超声波产生和接受的原理,加深对相位概念的理解; 2. 学会测量空气中声速的方法;

3. 了解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与气体状态参量的关系; 4. 学会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仪器】

信号发生器 示波器 声速测量仪

【实验原理】

机械波的产生有两个条件:首先要有作机械振动的物体(波源)其次要有能够传播这种机械振动的介质,只有通过介质质点的相互作用,才能够使机械振动由近及远地在介质中向外传播。发声器是波源,空气是传播声波的介质。故声波是一种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机械纵波。声速是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果声波在时间t内传播的距离为s,则声速为

vst

由于声波在时间T(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为(一个波长),则

vT

式中的周期T1

f

f为频率。则上式可写为

vf

可见,只要测出频率和波长,便可求出声速v。其中声波频率可通过测量声源的振动频率得出。剩下的任务就是测声波的波长,也就是本实验的主要任务。

1. 相位比较法:

如图3-3-1所示,由于声波的波源(S1)发出

的具有固定频率f的声

波在空间形成一个声场,声场中任一点的振动相

位与声源的振动相位之

3-3-1 相位比较法 为:


2fL

3-3-1

V

若在距离声源L1处的某点振动与声源的振动相反,即1的奇数倍:

2L



1(2k1) (k0,1,2,......) (3-3-2)

若在距离声源L2处的某点振动与声源的振动相同,即2的奇数倍:

22k (k0,1,2,......) 3-3-3

相邻的同相点与反相点之间的相位差为:21 相邻的同相点与反相点之间的距离为:LL2L1



2

3

将接收器(S2)由声源开始慢慢移开,随着距离为,,2,......,可探测到一系列

22

与声源反相或同相的点,由此可求出波长



的测定可以用示波器观察李萨如图形的方法进行。将发射器(S1)和接收器(S2

的信号分别输入示波器的X轴和Y轴,则荧光屏上亮点的运动是两个互相垂直的简谐振动的合成,当Y方向的振动频率与X方向的振动频率比:fY:fX为整数时,合成运动的轨迹是一个稳定的封闭的图形,称为李萨如图形。李萨如图形与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如图3-3-2

所示。

由图3-3-2可知,随着相位差的改变将看到不同的椭圆,而在各个同相点和反相点看到的则是直线。





2. 振幅极值法(共振干涉法)

3-3-3S1S2,为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S1作为超声源(发射)频信号发生器发出的正弦电压信号接到换能器后,即能发出一平面声波。

S2 收头,接收的声压转换成电信号后输


入示波器观察,S2在接收超声波的同时还反射一部分超声波。

由声源(S1)发出的平面波经前方垂直于x轴的刚性平面(S2)反射后(如图3-3-4,反射波与入射波发生干涉而形成驻波,即两列反向传播的同频率行波的叠加,设两列行波为:(复数表示)

y1Aej(tkx) y2Bej(tkx)

边界条件为

x0,yaejt

于是 ABa;Ae

jkl

xl,y0 Bejkl0

解出待定常数AB,就得驻波的表达式(取实部后)

yy1y2

asin[k(lx)]

cost

sinkl

对于某一确定的l,满足sin[k(l-x)]=1处,振幅最大,是波腹;满足sin[k(l-x)]=0处,振幅最小,是波节.

在驻波场中,空气质点位移的图像不能直接观察到,而声压却可以通过仪器加以观测。声压是空气中由于声扰动而引起的超出静态大气压强的部分。声压驻波可以表示为:

sin[k(lx)]

2cost p0va

sinkl

将空气质点的位移驻波表达式与声压驻波表达式加以比较,可以知道:在声场中空气质点位移为波腹的地方,声压为波节;而空气质点位移为波节的地方,声压为波腹。

在作为反射面的刚性平面处,空气质点的位移恒为零,声压恒为波腹,其振幅为



p(l)

0va

sinkl



l改变时,刚性平面处声压振幅也改变,且

p(l)p(l)

2



根据p(l)l周期变化的原理,可求出半波长

3.声速的理论值

声波在理想气体中的传播过程,可以认为是绝热过程。因此传播速度可以表示如下: v



RT

u

3-3-4

式中,R 为摩尔气体常量,R8.312JmolK为气体定压摩尔热容Cp,m与气体定容摩尔热容Cv,m之比,即Cp,mCv,m(双原子分子的1.4u为气体的摩尔质量;


(绝对温度)(单位:若用t表示摄氏温度,则有:Tt273.15(K) T为气体的开氏温度K)将此式带入(3-3-4)式,整理化简后得:

vv0(1

t

) 3-3-5

273.15

式中,v0

273.15(

o

R

u

)

对于空气,0C时的声速v0331.45(ms) 若同事考虑到空气中水蒸气的影响,声速应为: v331.45(1

0.3192pwt

3-3-6 )(1

273.15p

式中,p为大气压,pw为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值,pweHe为测量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的饱和气压,H为相对湿度)

【实验内容】 1. 相位比较法

1)先按图3-3-1将实验装置接好,注意使所有仪器均良好接地,以免外界杂散的电磁场引起测量误差;

2)调节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达到压电换能器处于谐振状态;

3注意调节示波器的XY轴衰减和增益旋钮,使示波器荧光屏上的李萨如图形便于观察;

4调节超声速测定仪上的刻度手轮,使接收器S2自某一个距离S1较近的位置起缓慢的远离S1,观察示波器上的李萨如图形的变化,记下发射信号与接受信号同相(0)反相()的位置Li(i1,2,3,......20)

5)记下信号频率f和室温t

6)用逐差法处理数据,得到待测声速; 7)计算声速的相对误差:Er

vv

v



2.振幅极值法

1)按图3-3-3接好线路,调好信号发生器的频率; 2)示波器工作在“扫描”状态下;

3)移动接收器S2,可以看到示波器上的信号强度发生变化。连续记下示波器上信号为极大值的位置Li(i1,2,3,......20)

4)记下信号频率f和室温t


5)用逐差法计算得到待测声波的波长 6)计算声速v,并计算声速的相对误差:Er【预习思考题】

1. 为什么先要调整换能器系统处于谐振状态?怎样调整谐振频率? 2.本实验中为什么要采用逐差法进行数据处理?

【实验问题】

1. 分析实验中的误差来源,比较两种测量方法的准确程度; 2. 是否可以利用此方法测定超声波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 产生驻波的条件是什么?

vv

v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0cfe88a03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