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马克思是一个无神论者吗? 蔡剑峰 经常会有人问:马克思到底是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这个问题往往拥有这样一个语境——例如爱因斯坦曾说过:有神的世界总比没有神的世界更美好。很多人同意这个观点。而与此同时,这个世界呈现出种种的不美好,而这些不美好又往往被归结于对神的信念的丧失。在这种语境中,“无神论”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我们说,在西方思想传统之中,“无神论”和“唯物主义”一样,正是这样一种带有贬义色彩的名词,按照伽达默尔的话来说,很多时候这类词意味着“粗俗和没有趣味”(见《20世纪哲学基础》),甚至,意味着“邪恶”。 这样的态度其实是非常可以理解的,甚至我不愿意否认,持有这种态度的人很可能是心向美好的。但我很担心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会遭到这样一种误解——因为如果我说“马克思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听者就不无欣慰地想:那么说马克思是有神论者了。 这种误解正是西方思想传统(尤其是近代认识论传统)的产物。一般意识(比如常识的思维)最多只是在一种“理智的层面”思考问题,而理智的特点是像普通逻辑一样遵循同一律、排他率,非此即彼,如果一个人不是无神论者,就是一个有神论者,或者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是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之类。按照黑格尔的话来说,这种理智还远未达到理性的高度,只是一种“门外汉的忽左忽右的推理方式”,对辩证法的思想一无所知。 而从黑格尔那里接受了充分的辩证法教养的马克思,当然不是在这样一个层面思考问题的。对于自己的思想是否属于无神论,马克思本人是有明确的回答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这样说道:“共产主义从一开始就是无神论,而无神论最初还远不是共产主义;那种无神论毋宁说还是一个抽象。”然而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我并不想从西方哲学的角度来谈论这一点,而仅仅想从我们更为熟悉的中华传统思想的角度来探讨。我常说:当我反复阅读马克思的手稿时,就会看到孔子的身影。这并不是一种附会。我们不妨问一句:孔子是个无神论者吗?很难说对不对?孔子“敬鬼神而远之”,他并未肯定或否定神的存在,只是“不语乱力怪神”罢了。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孔子所关注的最根本重要的问题并不需要通过诉诸鬼神的方式来得到解决。孔子就在人际关怀中,在我们身处的生活世界中,来探讨问题。即便谈论到神,也只是着眼于产生出神的生活现实本身。当然,这里说的“产生”不是宗教意义上的“创造”,而是世俗意义上的“根据”、“来源”。 同样,在马克思看来,无神论只是对有神论的一种抽象的否定,其目标只是“打倒天上的神”,而其最重要的结果倒还不是“旧的神倒下了,新的神取而代之”(虽然这种情形是司空见惯的),而是这样一来就等于是否定了产生出这个神的现实基础。说得再明白一点就是,既然那个神是人自身交付出去的一种力量,那么否定那个神也即意味着否定人自身的这种力量本身,因此,无神论做的事情其实就是“毁尸灭迹”,不但做不到否定神,相反,倒使得造神者免于受审。而只要这个现实基础未曾得到清算,再造出一个新神来就不仅是容易的,而且是必然的(相关论述参见《神圣家族》)。因而,马克思说共产主义“从一开始就是现实的和直接追求实效的”,它“并不以无神论作为它的基础”。与孔子一样,马克思也是主张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并不需要诉诸彼岸世界的方式,相反,解决彼岸世界的问题倒以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为基础——“神是人类理性迷误的结果,而不是人类理性迷误的原因”。 说到底,我们所身处的这个此岸的、现实的世界是否美好,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也只能取决于人本身。诚然对于神的信念,很可能是某些人对于美好的那种向往的外化,但这种外化会转变为反过来统治和奴役人的工具。只要人将自身自决的力量交付了出去(无论怎样交付以及交付给谁),这种统治和奴役就必然会发生。而这种人自身的力量外化之后反过来统治和奴役人的情况,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19f2a4b0912a21615792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