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书评——忧郁的热带

时间:2023-01-22 21:22: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范文大全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读《忧郁的热带》的感想

初读《犹豫的热带》,并没有像大多数读者那样入迷,而是带着一种要完成任务的心态来看。起先走马观花的看了前面第一部分结束旅行,感到其实不是很感兴趣,还有一些根本就看不懂的文字。之后无意间了解到作者列维·斯特劳斯,对作者的人生经历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再次拿起这本厚重的著作,细细品读了第一部分,突然感到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之后一口气地花了两天来品读这部震撼人心的作品。不仅是在他的文字间流露出来的哲学观念,还有他的文采令我大开眼界,尤其是他写记忆的那段文字以及日出的描写。苏珊·桑塔格对此书的评价是“这是世纪最伟大的著作之一。它生动、细腻、思想大胆,它写的美,有鲜明的个人印迹,它以人的声音说话。

在读本书之前,我对人类学一无所知,在作者看来,“人类学家自己是人类的一份子,可是他想从一个非常高远的观点去研究和评断人类,那个观点必须高远到使他可以忽视一个个别社会、个别文明的特殊情境的程度。他生活与工作的情镜,使他不得不远离自己的社群一段又一段长久的时间;由于曾经经历过如此全面性、如此突然的环境改变,使他染上一种长久不愈的无根性;最后,他没有办法在任何地方觉得适得其所;置身家乡,他在心理上已成为残废。人类学家像数学音乐一样,是极少数真正的召唤之一”。列维-施特劳斯声称自己的智力是“新石器时代式”的,深具破坏性和迁徙性,这使他作为一个人类学家,像所有现代作家一样,只要试图去再现生存现状,就注定要承担“不在家”的命运。对人类学家的了解也只能从这里见到一点点的皮毛。读过本书之后,让我感觉到,人类学与诗歌、电影等一样,在社会科学的身份之上另有一种艺术的色彩。它们都以一种生命的逻辑,以整体的呈现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好像一滴水珠上折射出的宇宙那么完整不可分割。而人类学家与诗人、真正的导演一样,都是生来的,而不能被造就。他们是被挑选者,有着天赋的不可言喻的敏锐(有时要领悟到这世间一些难言的规律,就如同理解信仰之必要一样需要天启)无论他们的思考多么复杂,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直接的。此外他们的内心总怀有一种孩子气的固执,和对自然本身完全诚恳的谦卑。他们数量稀少,身上承担着使命,然而他们不能知道自己的确是这样的被挑选者,因此忍受了别人和自己的质疑,忍受了和周遭格格不入的疏离感。因为看得比常人清楚,他们常感觉痛苦而绝望。另一方面,他们世代延续,就如同禁厌师,一直秉持着古老的传统。这些人的数量其实从未改变,是其他人增长的太快,而使得他们日益被淹没起来。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异乡人。

从描写日出的那段“西边的天空上,细小水平状的金黄线条仍然闪闪发光一两分钟,但北方则夜晚已经降临:那些小丘状的堡垒变成石灰抹过的天空底下一些白色的突起而已。白天消逝夜晚来临,所经历的这样一系列几乎完全相同,但又无法预测的过程,是最神秘的事情”,我就被他优美、浪漫而富有严谨性的文字所深深吸引。很难想象一个著名的人类学家能写出这样富有文采的字段,这部几十万字的书,读着根本就不像学术著作,倒更接近游记,也许这也是更加吸引我的地方之一吧!

这本著作除了文字优美外,我更欣赏的是它富有生活哲理性的句子。很喜欢他描述记忆的那句话,“遗忘把记忆一拨拨地带走,并不只是将之腐蚀,也不只是将之变为空无。遗忘把残剩的片段记忆创造出种种繁复的结构,使我能达到较稳定的平衡,使我能看到较清晰的模式……时间这个大破坏者开始工作,形成一堆堆的残物废料。棱角被磨钝,整个区域完全瓦解: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点开始碰撞,交错折叠或里外翻反,好像一个逐渐老化的星球上面的地层被地震所震动换位”。这绝不是一些文学家所追求的华丽文藻,每一句之间都富有生活的哲理,只有经历过类似的人生才能品出其中真正的含义。

再次,读《忧郁的热带》不禁让我想到为什么热带会是“犹豫的”呢?一个多么沉重的3


范文大全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形容词呀!带着这样的疑问看完本书,有种释然的感觉。人类发明的文化,对“自然人”是好是坏?也许,人类发明的东西都是“名相”,和“人”的本质无关或关系很少。你当然可以抱着猎奇的心态去读原始人群的故事,对卡都卫欧脸上的花纹倍感兴趣,但别忘了列维的着眼点:一个现代人,比如你,身上武装各种数码产品,和全身只把阴茎套住的吐比卡瓦希普族人,在作为一个“人”活着的时候,有什么不同?除了卡都卫族少女黝黑的脸上不可思议的彩色绘画、潘塔那勒丛林中墨色的沼泽、波洛洛男人会所里的声声色色以及南比克瓦拉在沙滩赤裸着爱抚在一起的少女和幼妻;除了印度那些散落在一片空无中的拥挤、肮脏、臭的人,除了现在漫长而煎熬海上航行以及人们无理而强加的愤怒,这些彩色蒙太奇一样新奇好看的故事之外,在合上书的时刻在脑中盘旋不去令你心潮澎湃的究竟是什么?列维写道:“短暂地中断蚁窝似的活动,思考一下其存在的本质和继续存在的本质,在思想界线之下,在社会之外之上,思考那条道路使人类具有特权,使自己的存在具有价值。”人类发展过程中,发明了无数工具,例如文字、宗教,然而列维认为文字的剥削作用要远远大于启蒙,而后者则“不但不比前一阶段更进步,反而看作是往后倒退”列维激烈地说:“人类除了在最开始的时候之外,从来没有能创造出任何真正伟大的东西。不论哪一个行业或哪一门学问,只有最开始的起动才是最完全正确有效的。其后的所有作为,都深具迟疑、多有遗憾。都是试图一步步、一片片地再掌握那些早已抛在脑后的事物。 最粗浅地看,斯特劳斯在整本书里除了以文学化的笔触记录他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之外,始终在谈论一种趋向无解和自我毁灭的矛盾。斯特劳斯面对的第一个矛盾是不同的人类社会之间交往越困难,就越能减少因为互相接触所带来的互相污染,但也同时使不同社会的人减少互相了解欣赏对方优点的机会,也就无法知道多样化的意义。这事实上直指向存在这一终极哲学命题。就如同本文一开始那个小镇里,那些丛林、荒原随着人类学家看见这一动作而显现——颇有薛定谔盒子里那只猫的意味——倘若一个文化不曾为人所知,它究竟是否能称为在这世上存在呢?而一旦当它为人所知,它的存在即被破坏。于是,试图发现它的存在是否毫无意义?斯特劳斯表示自己曾经因此很长时间无法有任何作为。

看《忧郁的热带》有一个场景深深留在了我的脑海:列维-斯特劳斯探访亚马逊深处的土著人部落,半路上正好遇到他们中的两个。不巧的是,他们正要到某电报站,履行一年前的诺言。他们还随身带了一个给主人的礼物,一只巨大的角鹰。角鹰是土比人的爱物,土比人拿猴子去喂鹰,目的是隔一段时间拔鹰羽做装饰。这是他们最珍贵的财产。现在他们要把鹰送给电站主人。但列维-斯特劳斯希望访问他们的村落,于是劝他们放弃计划,和自己一起返回村落----斯特劳斯承认他们很不愿意这样。但当协议终于达成后,那只羽毛灰白相间,黄色的嘴极为有力,头上冠羽耸立,但被绑得死死的像只鸡的可怜的角鹰就被扔到路边。它的命运只能是被蚂蚁吃掉。列维-斯特劳斯对这很难理解。他觉察出,这些土比人想背离自己的传统去加入文明的世界,所以他们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去当礼物。但为什么又把它随手一丢,任其自生自灭?此后两周,再也没人提及那只角鹰,只有一次就事论事的说角鹰已死。列维的解释是,这是把传统价值坚决扬弃,是整个南美洲受殖民的历史的表现。当一种生活方式受到破坏的时候,失去了某些要素,导致其他所有要素随之贬值。若果真如此,那是一个文化的悲剧。但我看的时候没有多想,只是脑子里留下了那只注定会被蚂蚁吞噬的角鹰的可怜形象。列维-斯特劳斯看到的并不是价值观的混乱,而是土比人按照传统,向他展示自己的豪爽大度。这确实是文化的对立,对方把他们当作对立的部落,才会展示这种豪爽。而以后的时间,土比人也一定是象所有大度的人那样,故意不提那只牺牲的角鹰,仅仅就事论事角鹰已死----就好像那不是他们最珍贵的东西。不过,西方背景的斯特劳斯尽管作为研究南美印第安人的专家,20世纪最伟大的人类学家之一,还是不能理解这其中的价值观。于是那只可怜的角鹰,也成了毫无价值的牺牲。“西方世界最有名的成就是它所显现出来的秩序与协调,在其中孕育着一些前所未见的复杂结构,但为了这个秩序与和谐,却不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1a5882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