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话题作文放异彩

时间:2022-09-13 22:26:2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3-11-29

忽如一夜春风来,话题作文放异彩 先看一看2002年一些地方的中考作文题:

1、以“品味”为话题,文体不限,写一篇不低于600字的作文。(北京朝阳区) 2、俗语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结果往往靠不住,“坐吃山空”“望洋兴叹”的情景总时有发生;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大事的成就,或小事的做成,靠的是坚忍不拔,靠的是踏实苦干,靠的是团结合作,靠的是„„

请以“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等等。(江苏盐城市)

3水是构成世界的重要物质,它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千百年来由此演绎出无数的悲欢离合,水是大自然的精灵,它蕴含着多彩的人文意蕴,引发人们丰富的想象、联想和思考。

请以“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过去与未来,现实与幻想,问题与思考等均可涉及。可以讲述故事,可以抒发情怀,可以发表议论,可以客观说明,可以展开联想、发挥想象„„ (江苏徐州市)

4、生活中,许多时候需要我们换位考虑问题。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干部和群众之间,城里人和乡下人之间,健全人和残疾人之间„„往往会发生一些矛盾。换位,可以使我们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误解;多一些理智,少一些盲目;多一些关爱,少一些摩擦;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备„„

根据提示,请你围绕“换位”这个话题,写一篇650字左右的文章。(山西省) „„

看完后,你或许会说:这种命题的形式见得很多,这不是现在很时兴的话题作文吗? 的确,话题作文在近年来异峰突起,独受青睐,正有忽如一夜春风来,话题作文放异彩之感。根据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的《2001年全国中考作文详批与精点》一书统计,在40个省市包括地级市的中考作文中,以话题作文命题的就有28个,占了70个百分点,而根据另一份材2002中考作文题荟萃》82个省市包括地级市的中考作文中话题作文占44个。毫无疑问,话题作文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

其实,话题作文的崛起并成为一种必然不是偶然的。让我们还是先从话题说起吧! 什么是话题?《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谈话的中心,平常被理解为谈话的内容和谈话的由头。平时同学在一起谈古论今,在一起侃大山,总有一个谈论的中心或范围,如男同学对ufo别感兴趣,几个人围在一起议论它究竟是何物,ufo就是话题;最近不少人经常谈起美国将对伊拉克动武,美伊之争就是话题„„话题无时无处不在,其内容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生活的各个领域,上至国际国家大事,小至生活琐事,世间万事万物都可以成为话题。当然,考试中提供的话题一般都是考生所熟悉或应该知道的,主要针对当前教育教学和社会的现实问题,为考生在试卷的小小方寸之地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提供广阔的天地。

什么是话题作文?就是围绕某一个话题,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写出来,或讲个故事,或发表观点,或抒发感情。

话题作文之所以成为应试作文的一大亮点,主要是基于传统的作文命题方式在竞争激烈的选拔性考试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特别是难以使学生真正说自己想说的,写自己想写的,导致千篇一律的假、大、空的文章大量泛滥,而话题作文正弥补了一些不足,要求比较宽松,鼓励学生在一定的自由度的空间创新,体现了人人有话说的基准点,符合教育部“不给考生设


置审题障碍”的要求,像河北省的“发现”,盐城的“考题”,南京的“对与错”,镇江的“环境”徐州的“读书”„„这些话题都给人一种亲切感,能够激发考生调动自己的文化积累和生活积累,考生在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可自由联想,想象,有利于学生张扬个性,有利于智力的发展和综合语文能力的形成。可以说,就选拔性考试的终极目的而言,话题作文更有利于优秀人才的选拔;从考试导向功能讲,话题作文的开放更有利于打破长期以来让学生写千篇一律的作文,它具有如下四个特点: 一、立意自由

话题作文只提供了一个写作由头,思路的源头,留给了我们一个自由的思维空间。我们只要敢于变换角度,突破常规,求异创新,就能写出一些新颖别致的文章。 请看下面两篇文章:

古镇碧水

以水来写江南,实在是件很无奈的事。

(一) 近日和一个苏州的网友聊天,一种很深沉的语调:小时候家门前的河是很清冽的,风掠过,浮光跃金,偶尔也有梧桐树叶滑至水面,下一会儿,又被水带走了——河水太清了,容不下它们。 不知从何时起,镇里的楼高了,丁多了,于是河水也开始污黑、腥臭、就像一个纯净的江南女子一下子染上了天花。改变,就是短短的刹那间。 我只是认为江南的男孩子总是善感的,脑子里还是那幅顽童戏水,乌篷船穿梭的景象。 (二) 有幸到来姑苏,赶到虎丘。早就听说了“唐寅三笑”的故事,也知道那首: 自琢新河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萧。 曲终词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然而真实的环境打破了诗词的柔美:那湖已不在清澈透明,而是浓浓泛着烂菜叶的墨绿色沫子,成了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啐一口或是不过瘾再狠狠踢一脚的龌龊的乞者。慢慢地流淌、隐隐地疼痛、缓缓地撕裂······ 一切都变了。途中遇一老者,初次听到了吴侬软语,知道了虎丘的变迁,心中无名的压抑。抬眼望老者,他的泪也是混浊的,正如那湖中的水。诗词未变,景色变了,我的心境也变了:环境的改变嘲笑着人类文明的负面,我不愿多想。脑中的景象开始淡化。 (三) 周庄没变,在这里,我找到了apec会议在此召开的原因:人们开始停止改变自然,试着保护环境。清冽的河水,戏水的鱼儿,梧桐树叶滑至水面又被水带走——河水太清,容不下它们。 改变自己

我丑,自打出娘胎,我就丑。从父亲接过我时,那一声重重的叹息声中,全家人就认定我是个丑女了。 我从不敢照镜子,我怕自己会自卑得撞碎在镜子里。我甚至看见花都要跑,花令我自惭形秽。从同学们那先是吃惊后是鄙夷的目光中,我彻底死心了,我说不定比《巴黎圣母院中》的撞钟人阿西莫多还厉害呢。 我最后一点自尊也被世人吞噬了,我只能对着天流泪,抱怨上天的不公。可偶然的,我在《读者》上看见这么一句话:“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了另一扇门”。是啊,上帝不过剥夺了我的“美丽”,却并没有拿走我的“健康”“智慧”呀。我难道就这么消沉下去,让“丑”掩盖掉我身上的黄金吗?不,我要改变自己,用智慧重塑我的自尊。 我发奋地读呀,写呀,练呀。我像一座百年未喷的火山,灰黑的火山口掩盖我内心沸腾的热血。我已毫不在意别人鄙视的目光和窃窃私语,“歪嘴”“葱油饼”“摊眼皮”对我毫无意义。阅读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品味一曲曲动人的乐曲,才是我生活的重点。 我还是不愿意照镜子,可现在不是不敢,而是不愿意,因为我明白:一个人的光彩不是他聚焦反射形成的,而应该是由内而外的自信之光。“美女们”争风吃醋时,当情书满天飞时,我庆幸自己的安宁,可以汲取更多养料,有朝一日一鸣惊人。 验证我的时刻到了,市里举行即兴演讲比赛,班主任怀疑地写下我的名字,我却自信地登台,当我以亲身经历叙述完最后一句话,当琴声鸣完最后一个音符,掌声拍出了我的眼泪,我分明听见了四个字:光彩照人” 一句话,使我改变了对人生的态度,而这个改变,使我重新找回自尊,明白了人生的意义。


我不丑!

这两篇习作选自2002年常州市中考考场作文,作文题目是以“改变”为话题。《古镇碧水》透现出的是小作者关注自然,关注生存环境的一种责任意识,《改变自己》则使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丑小鸭的故事,一个用智慧和努力改变自己,完美自己的故事。同一个话题,由于作者的人生体验不同,文化和生活积累不同,演绎出了不同的立意。

二、内容宽泛

从考试实际看,考生的写作内容,不外乎三个方面:个人、家庭、学校,由于初中生的生活面较窄,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的文章必然写不好,这已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供学生写作的话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没有定死在某一点上,所以容易唤起学生思维上的共鸣,便于挖掘出更多更丰富的写作素材来。开放的话题,提供了广阔的选材范围,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动情点都可以纳入考生的“取景框”生活中没有东西也往往可以通过作者的想象“思接干载,视通万里”。可以说,只要把握得当,话题作文真有可能“笼开地于形内,挫可物于笔端”

有这么一道题:

水是构成世界的重要的物质,它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千百年来由此演绎出无数的悲欢离合;水是大自然的精灵,它蕴含着多彩的人文意蕴,引起了人们丰富的想象、联想和思考。

请以“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过去与未来,现实与幻想,问题与思考等均可涉及。可以讲述故事,可以抒发情怀,可以客观说明,可以展开联想,发挥想象„„ 例文:

沙漠里的故事

战胜沙漠,最重要的是水。水是力量,水是智慧,水也是历史的见证。——题记 (一) 爷爷的故事

50多年前,爷爷所在的连队在新疆剿匪。爷爷从土司那里缴获一些洋东西,包括一精致水壶,另外还随身带着一军用水壶。在三天的急行军中,水用光了,面对着沙漠,寻找水源成了头等大事。连长说:“刘班长这里只有最后一壶水,谁去寻找水就喝一半! “我去!我去! “让我去吧!

一位被俘虏的原国民党军医说了寻找水的办法,连长把爷爷的那壶水递给他,他喝了一口,忽然盯住了壶上的文字,然后一仰脖子喝完急速向西而去! “没良心!只想他自己! 恐怕又当逃兵了! 半个小时的诅咒,终于迎来了他。“快,向西,西南十„„五„„”他满脸恐怖。

一条小溪救了全连的名。军医是怎样死的呢?爷爷请教了北大的一位教授。原来。这壶是盛治毒瘴的药物的,本身也有毒素。先是皮肤感染,一年后才会发作。 后来,爷爷为了治病,去过日本。 爷爷说:“在沙漠中,水最珍贵,但最珍贵的是自我牺牲精神。再说被人误解是痛苦的,当人真正理解时,你才感到他的伟大!

我想:大禹治水是英雄,林则徐挖坎儿井是英雄,明知有毒却勇敢地喝下去何尝不是英雄? (二)作家的故事

人人都说作家编故事,而不是记录生活。我碰到一作家让他讲和关于水的故事。 “是真的,还是假的?”作家问。 “随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2052b51d1f34693dbef3e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