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发展愿景 摘要:社会建设是新时期、新形势下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命题,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协调,社会矛盾不断凸显,为此,我们要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经验,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推向前进。 关键词: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愿景 1.社会建设的提出 1.1国家政策的直接指向 作为一种新的话语体系,“社会建设”赋予了中国社会学新的想象和分析空间。在当代国家政策层面,第一次提出“社会建设”是在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文件中,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但对社会建设的内涵与意义并没做具体解释。在这之前,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到“社会建设更加和谐”,陆学艺的研究将此作为“社会建设”的最初表达。社会建设真正明确进入中央文件表述,并开始引起理论界高度注意是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做了并列表述。因此,“社会建设”的提出并非偶然,它暗示着一种在国家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新改革共识正在形成,并对国家政策制定产生深刻影响。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建设成为新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作为社会建设的两大根本任务,向社会学提出了重要研究任务,也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1.2经济与社会发展背景 当今世界很少有哪个国家的社会学像中国社会学这样把研究主题与本国社会亟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如果说国家政策层面的表述直接推动“社会建设”研究,那么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实使得对社会建设的研究更具有实践紧迫性。社会结构落后于经济结构是当代中国发展中最大的结构性矛盾,而其原因在于对社会建设的投入不足。陆学艺指出,当前中国主要的社会矛盾,具体体现为社会问题相对突出,发展成果共享不足社会活动仍受抑制、社会组织化程度偏低、社会结构处于初级阶段、现代社会规范尚未建立以及社会体制改革尚未破题等七个方面。这种不协调,短期来看,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长期来看,则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最终达成。为此,陆学艺明确提出社会建设这一研究主题“源于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时代特征的深刻观察和系统思考,社会建设的时代已经来临”。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历程与成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果断地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理论,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从此驶入了快车道。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面临的新情况和新任务,邓小平在总结以往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时,特别强调了经济发展要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根据邓小平的重要战略思想,党中央从1982年提出制定“六五”计划的建议开始,把以往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的提法改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这表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的实践探索中,我们党开始意识到社会建设问题,并逐渐重视解决社会平衡发展的问题。这一时期邓小平反复强调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仅要把经济搞上去,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也不能出现问题,经济和社会建设要协调发展。要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妥善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充分发挥好人民参与各项建设的积极性。客观地讲,在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时,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建设的具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主要体现了“以经济建设来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思路,这符合当时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实际,也是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原则相吻合的。 经过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逐步确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逐步走出了短缺经济时代。市场化趋势的发展成为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对社会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推动了政企分离,使得社会领域与经济活动的界限逐步明晰。在经济问题之外,社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点,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医疗服务、住房分配等开始凸显出来,引发社会普遍关注。这一阶段,社会建设的主要做法仍然延续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以经济建设来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思路,各项社会建设政策的推出依然是服务于经济建设,是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配套工程”来制定和实施的。在这一时期,关于社会建设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成果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推动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开展“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农村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其内容开始广泛涉及再就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住房改革、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社会建设取得的这些积极成果,初步体现了社会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理念。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总结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3.社会文明是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发展愿景 21世纪的头15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发展最好最快的历史时期,人均GDP跨过3000美元的关口,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换句话说,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很突出,特别是要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要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实现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基础上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将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现社会更多公平和正义。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后相当一段时期,社会建设在继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上,应该坚持社会建设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的原则,促进社会结构秩序和社会价值秩序相统一,将重点放在优化社会结构和加强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上来,把社会建设进一步提升为社会文明。 结束语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建设已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与此同时,我们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我国的最大国情仍然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均衡、不协调、不和谐问题依然比较明显。为此,我们要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建设的经验,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王永平.陆学艺社会建设理论研究[J].社会建设,2016,301:79-87. [2]蒋春燕,王巍.论邓小平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与中国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6:138-140. [3]黄蓉芳.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阈下的社会建设研究[J].前沿,2016,10:10-14. [4]内蒙古党校教研部主任、教授郭文祥.乌兰夫对社会建设理论的主要贡献及其现实意义[N].内蒙古日报(汉),2016-12-2800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20b6a7ea8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