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出现中国式英语的原因及教学对策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出现中国式英语的原因及教学对策 安徽省枞阳县浮山中学 方芳 本人是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在一所在当地比较有名的重点高中任教,学校大多数学生英语成绩还是比较好的,但笔者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大多数学生在写作时会时不时出现中国式的英语。中国式英语即“Chinglish”, 是汉语及英语的英文混合而成的合体字,是指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把汉语的语言规则运用到英语之中,受汉语思维方式和相应文化背景的干扰和影响而说出或者写出的不符合英语习惯的畸形英语。学生在英语写作时,往往先用汉语打腹稿,或列出中文提纲,再把汉语一句句机械地转换成英语,带有明显的汉语痕迹,因而不能被以英语为母语者所接受。中国式英语指带有中文语音、语法、词汇特色的英语。由于母语的系统已固定,其影响根深蒂固,写出的作文被“铸入”了民族文化的语言形式,中国式英语的表现类型多种多样。 “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My stomach is a little hungry.”(我的肚子有点饿)等中国式英语表达在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有些学生脱口或顺手便如此表达,他们觉得太自然了,却未意识到这是不地道的英文表达。由于受汉语思维模式的影响和干扰,学生在英语写作时犯中国式英语的错误最为普遍,这往往也是英语作文难以写好的一大障碍。本文就高中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所出现的常用汉语式的英语这一情况进行分析,并谈谈相对应的教学策略。 一、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出现中国式英语的原因 1. 受汉语母语思维模式的影响。中国语言学家、北京语言大学王还教授曾说:“任何人学英语,最自然、最容易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母语习惯套在外语上。有时套对了,有时就套错了,那些母语和外语不同的地方就更容易套错。” 因而产生中国式英语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在于学习者没有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学生在英语写作中长期使用母语思维,硬套汉语的规则和习惯,这样就很容易受到母语的干扰和影响。例如:“I am very miss you. (我很想念你)” 应改为“I miss you very much. ”, 而“Our school has many trees.”应改为“There’re many trees in our school.”另外,西方人的思维特点是直线式的,表达时往往开门见山,开篇点题。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是螺旋式的,往往采用迂回战术,绕来绕去,才切入正题。很多学生由于受到中国思维方式的影响,喜欢在文章开头花大量笔墨写些导入性内容,比如,Let me tell you an exciting film...;或者提出一些设问,If I had the chance,what would I do? Maybe I...,以期望读者对后面的内容作出推断和遐想,这样往往让人读来拖沓冗长,不知所云。 笔者就对曾经的一位学生印象尤其深刻,每次考试作文要求是100-120字,她绝对可以写出将近200多字的文章,但是读她的文章会是件无比累人的事。她会在开头一段花大量篇幅描述某一具体事件,至少要占一半的内容,接下来才会写到文章要求的意思。这样,大量宝贵的考试时间被浪费了,作文得分又不高,实在是吃力不讨好。 2. 受到语言负迁移的影响。英国应用语言学家Corder认为,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它是学习者为学习一门新语言而采用的一种学习策略—迁移策略(strategy of transfer)。在学习新习惯的过程中,旧习惯(母语知识)必然会对新习惯(目标语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这种原有知识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的现象被称为“迁移”(transfer)。促进新知识学习的迁移被称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阻碍新知识学习的被称为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如果已有的知识结构与新的语言知识基本一致,学生的注意力就易于指向不同之处,促进新的语言知识的吸收与掌握,这时就能实现正迁移,这样的知识英汉两种表达基本一致,学生容易掌握。但是若新的语言知识与已有的汉语知识结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时,母语会干扰新的语言知识结构的形成,从而产生负迁移。例如:“在 过去的十年里,我的家乡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学生写成: My hometown has taken place great changes in the past ten years.句中,“我的家乡”在英语中应作地点状语而不是主语,所以,这句话正确的句式应该是: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my hometown in the past ten years. 3. 忽视词汇和习惯用语的搭配关系。“搭配”是指词的组合关系。德国语言学家伊普森等认为“在一个语义范围内,所有的词都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个词的意义取决于这个语义场内与之相邻的意义。”比如wind与strong搭配,而不与big搭配。词汇的搭配也有固定性,也就是说某些词与其他词的搭配已经相对固定,如a pack of,heavy rain,fine weather,thick fog等都属于固定或半固定词汇。英语和汉语一样,有许多的多义词,同一词和不同词搭配,或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意思可能完全改变,以make为例:make a kite是“制作风筝”;make a fuss是“大惊小怪”;make believe是“假装”;make friends是“交朋友”;make up one’s mind是“下决心”;make up a story是“捏造一个故事”;I heard you quarrel last night.You should make it up.这里的make up是“和好”。因此,讲解单词时给以典型搭配是使学生正确使用词汇的有效方法。 4. 硬套汉语,英语语法规则运用不当。产生这类中国式英语的一个原因是丝毫不顾英语的语法规则,把汉语的句式硬搬到英语的句式中来。比如,I wish I can fly in the sky. 这个句子学生想表达“我希望我能在天空中飞翔”。英语中wish后的宾语从句,表示难以实现的主观愿望,这类宾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应用虚拟语气,即动词要用过去式,所以这句话的规范英语应是:I wish I could fly in the sky. 时态的误用也较为普遍。英语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其丰富的时态,有时还能通过时态来表达说话人的感情色彩。如:You are always asking me such things!你老是问我这样的事情!(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厌烦)所以,传递同样的意思,英语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态,而汉语则要借助词汇手段。中国学生在用英语来表达某一时态时,很容易受汉语句法习惯的影响,其具体表现在简单句、复合句中时态的错用。如:I have given her a novel yesterday.(我昨天给了她一本小说)应改为:I gave her a novel yesterday. 5. 社交—语用性的失误。Jenny Thomas在他的《跨文化语用失误》(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一书中,把语用失误分为两种: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与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 failure),其中社交—语用失误指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犯的语用错误。此类中国式英语是由于学生不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将汉语的文化模式套用在英语上,从而导致交际障碍、交际误解。比如一则流传甚广的笑话:对“Your wife is beautiful!”的反应为“Where? Where?”即是十分有说服力的例子。如果对汉语和英语这些方面的文化差异多加了解,就不会出现上述交际中的误解与尴尬了。 二、如何减少高中生英语写作中的中国式英语 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写作是一种产出性技能,是一种输出,没有一定量的目的语的输入,输出则难以产生。阅读是英语学习者获得目的语输入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而且有助于积累和储存更多的表达生动、文字精炼、合乎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和句型。阅读和写作相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通过阅读既可以掌握和积累英语中常用搭配和习语的用法,又可以总结、探讨西方人的写作特点和思维方式。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通过大量阅读积累写作素材,还要训练学生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 2. 养成用英语思维的写作习惯。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一方面要向学生分析、对比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让学生在思想上有所认识,在写作时有所考虑;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大量训练,锻炼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直线型思维方式对文章的语篇结构进行构思。教师还可以定期开展外国文化讲座,引导学生观看英文电影、收听英语广播、阅读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745a943f2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