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卉文化

时间:2023-01-05 14:36: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花卉文化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拥有花卉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度之一,亦为世界花卉栽培的发源地。国人驯化、培育、利用花卉的历史极其悠久。而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花卉与中国人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也就不断地被注入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不断地被融进文化与生活的内容,从而形成了一种与花卉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花卉为中心的文化体系,这就是中国花卉文化”

1.中国花卉文化形态 11花—一种物质文化

(1)花卉食品在中国已成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在平民百姓家里时有鲜花食品摆上餐桌,寺院素菜中也常见鲜花的成分。这种美味佳肴甚至还传入皇宫御膳,成为宫廷莱肴的一个很重要类别——花卉鲜果菜。在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美味的花卉食谱。例如:花卉粥、花卉甜食与点心、花卉酒、花卉饮料、花卉菜等,不胜枚举。

(2)香花疗法??香花疗法与中医药学上以花卉入药而防病治病的途径不一样,它主要是利用正在生长、开放的鲜花,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品种,或种植于庭园,或盆栽于室内,让病人密切接触,而发挥其康复作用。香花疗法是中医养生学和中医康复学上的一个重要方法。它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兴起的”园艺疗法”颇为相近,香花疗法的处方比较齐全,适应症甚广。例如:解郁方、宁神方、益智方、散寒方、清热方、止血方、散血方、醒酒方等。 12花—一种精神文化

(1)中国花卉文学??翻开中国文学史,从屈原佩兰示节、陶潜采菊东篱、李白醉卧花丛、杜甫对花溅泪、白居易咏莲吟柳,乃至林逋梅妻鹤子„„,中国竟有无数风流文人为花卉草木所倾倒,创造了许多以花卉为题材的千古佳作。历代以花卉为题材的诗词歌赋、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更是多得不可胜数。这些花卉文学作品中,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是咏花诗词。迄于清代,前人留下来的咏花诗词,估计不下3万首。

除诗词以外,以花为题材的小说、戏剧作品也颇多名篇佳作。例如,明代汤显祖的名剧《牡丹亭》,剧中以花名作为唱词问答,多次提到了桃花、杏花、李花、杨花、石榴花、荷花、菊花、丹桂、梅花、水仙花、迎春花、牡丹花、玫瑰花等,其中《冥判》一折,就涉及花名近40种。在清代蒲松龄的著名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许多篇章中的主人公均是以花仙、花精的身份来塑造的文学形象。诚然,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吟咏花卉最为丰富、亦最为成功的当首推曹雪芹的名著《红楼梦》

这些精彩的花卉文学作品,使自然的花花草草呈现出特有的情趣和艺术魅力,温暖、泽着人们的心,甚至成为民俗化的理念。这就加深了对花卉的审美层次,同时丰富了对花卉的欣赏内容。?(2)中国花卉画?,花卉,自古即是中国画上“最有力之中心题材,亦即于世界绘画之画材上,占一特殊地位”

中国的花卉画,在中国绘画史上虽比人物画、山水画成熟较晚,但通过历代画家不断地创造和发展,使它很早就成为独立的画科。无论是错彩镂金的工笔重彩,还是讲究笔墨韵味、自然清新的水墨花卉,均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名家辈出、技法独特,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画苑中的一枝奇葩。

花卉,是中国绘画历久而不衰的主要题材之一。中国很早就有人描绘花卉,但是,直到春秋时代,花卉画还只是用于衣裳、旗帜等实用品的装饰。到魏晋南北朝,花卉画作者才稍多。唐代,中国花卉画有了极大发展,不但画史记载中名家辈出,而且,在新疆阿靳塔那墓葬中出土了完整的花鸟屏风壁画。这说明,当时花鸟画已摆脱了人物画的附属地位,成为宫廷和民间普遍欢迎的画种。五代十国期间,涌现出一大批各有擅长的花鸟画能手,并形成徐


熙、黄筌两大花卉画流派,画史上称为“徐黄体异”,这是中国花卉画成熟的重要标志。 宋代,是中国花卉画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随着画院的兴隆,加上几位皇帝的支持和倡导,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花卉画家。北宋的一些文人兴起的以梅、兰、竹、菊”四君子”为题材的文入画,把中国的花卉画推进到了“托物言志”阶段,这是中国花卉画史上的一次飞跃。

明、清之际,中国花卉画无论在艺术意境抑或表现技巧上都颇具新意。特别是清代的”扬州八怪”,多半以花卉为题材,不受成法所拘,笔恣墨肆。他们的笔墨技法,对近代中国写意花卉画影响很大。清朝以后,中国画坛上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花卉画家,最为著名的如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张大干等部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传统的花卉画。 而今,无数中国画家十分珍视中国花卉画这份遗产,在继承古代花卉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刻意求新,努力创作出更多的具有中国气派和时代气息的花卉画。 2.特点

21闲情文化

中国花卉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东方式的闲情文化。中国人把养花叫??“玩花”这一个“玩”字,表明“莳花弄草”是一种闲暇活动。它可以调节、丰富生活,但不可能成为生活的主流。古时的文人逸士,他们有条件和闲暇莳花弄草、欣赏花卉是其悠闲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2多功能性

据古籍记载,神农氏遍尝百草百花,使花草成为华夏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食物和药物来源。中国人的发生、存在和;状大,都与花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华夏”这一民族的图腾柱上,凝聚着他们对于花木的倾心爱戴、由衷赞美和无比尊崇。人们心目中种种花草的形象,成了幸福、吉祥、长寿的化身,加上各种花草本身的实际功用,便很自然地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岁时节日、游艺娱乐等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久而久之,在民间社会中积淀成为民俗。花卉参与中国民间风俗的形成,极大地开拓和扩展了民俗的内容和范围,给人们带来了某些生活的调节、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满足。加上花卉与中国绘画、文学等传艺术门类之间的结合,使得中国花文化涵括了诸多文化门类,不仅包括花卉食品、香花疗法等物质文化门类,也具有中国花卉画、中国花卉文学等精神文化特点,可谓形态纷呈。 23泛人文观

中国的文化,充满着泛人文主义色彩。泛人文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现实人生联系起来。中国的花文化就具有这一明显的特征。 在花木观赏活动中,更能体现中国人别具一格的生命感悟方式。古人由于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在他们的潜意识深处,从来不把花木当作外在的自然物,而当成有生命的活物。他们认为,宇宙间无非有3种活的生物:人、禽兽、花木。这3者都是天、地的产物,并无等级上的差别。花木也和人一样有智有能。在中国的许多古代典籍中,出现了许多木神花仙。就连花木命名也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君子兰、含羞草、仙人掌、罗汉松、美人蕉、湘妃竹„„,仅从这拟人化的名称,就可见人与花木亲密相间的程度。更让人惊讶的是,中国古人深信,某些花木就是人变成的。人所共知的”岁寒三友”(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花中十二师”(牡丹、兰花、梅花、菊花、桂花、莲花、芍药、海棠、水仙、蜡梅、杜鹃、玉兰)“花中十二友”(珠兰、茉莉、瑞香、紫薇、山茶、碧桃玫瑰、丁香、桃花、杏花、石榴、月季)“花十二婢”(凤仙、蔷薇、梨花、李花、木香、蓉、兰菊、栀子、绣球、罂粟、秋海棠、夜香)“花王花相”(牡丹、芍药)等等说法不仅表现了以花比人、以人比花的观念。而且,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古人往往把自身的价值取向,也比拟在花木身上,将花木分成帝王、宰相、君子、师长、朋友、仆人的等级赋予了人格化的内涵。 3.结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222471010a6f524ccbf85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