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品生活,大事小情悟人生 ——《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指导 摘要】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可以涵养情性,启迪人生。经典常读常新,是我们汲取人生智慧的永不枯竭的源泉。鲁迅的作品对于学生来说是阅读的重点,更是难点。因此,在阅读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体会童年的快乐与成长,做好中小学语文学习的衔接,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关键词】经典 鲁迅 阅读 思辨 《朝花夕拾》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后的名著导读。七年级上册的前三个单元安排的主题分别是:四季美景、挚爱亲情、学习生活。因此所选内容从写景散文到写人记事文章、再到不同时代和国家的学习生活,可以说处处都在学习散文的读法和写法。阅读策略重点是:重视朗读,想象情景,揣摩和品味语言;重视朗读,品味字里行间或直露或含蓄的情感;学习默读,保证阅读的速度,了解文章的大意。《朝花夕拾》的学习点是: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学生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曾学过鲁迅的作品《少年闰土》,对鲁迅的写作已有初步认识。还学过描绘鲁迅的文章阿累的《一面》、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臧克家的《有的人》,可以说对鲁迅其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未能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即使是对鲁迅的教育观,也停留在善于赠送孩子书籍的层面。而学生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对《朝花夕拾》也有了探究的欲望,打开阅读《朝花夕拾》这部书虽有难度,但也水到渠成。学生能够在默读基础上梳理书籍阅读的思维力,消除学生对这样作品的阅读兴趣缺失,这是我们在阅读指导中需要侧重的地方。 钱理群教授说:《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安魂曲”。 温儒敏教授说:《朝花夕拾》毕竟又是鲁迅自己创造性的成果,是民族化成果。它不像一般英国式随笔失之太腻,而是追求洗练的效果,这方面就更多地批判继承了中国古代散文特别是笔记小品一类的特点。 孙郁教授说:《朝花夕拾》在文体上别有创意,小说笔法与随笔韵致交融在一起,行文别有一番境地。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王瑶说:《朝花夕拾》在平静朴素的叙述中渗透了作者真挚的感情,在简洁洗练的文笔中有深长的韵味;虽为个人回忆,但有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在为数众多的现代散文创作中,它的艺术成就是创造性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一、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全书,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够在阅读中筛选与鲁迅童年相关的内容,并能做阅读归纳整理; 2.在精读与研读中抓住鲁迅生活中重要的人,并能通过外延阅读,给朝花人物撰写小传; 3.能够用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老师推荐的阅读资源,进行具有思辨性的阅读思考; 4.学会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书写自己的读书报告。 二、阅读实施 第一课段:内容重构·我眼中的鲁迅 这一课段通过阅读跟鲁迅相关的作品,消除对经典的隔膜,激励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初步养成涵养性情,养成阅读整本书的良好习惯。 (一)阅读任务 任务一:重新阅读小学阶段的鲁迅单元,相关资源为:《少年闰土》《一面》《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建议阅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 目标:进一步了解鲁迅,查找鲁迅的故居及其相关资源,做走进经典的基础性积累。 任务二:通读《朝花夕拾》,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用筛选信息、圈点勾画的方式提炼自己所需信息,并能够区分作者在描写中所采用的不同叙述视角。有计划的完成以下分解任务: 1.请结合《朝花夕拾》中的文章梳理鲁迅童年时有哪些兴趣爱好? 2.鲁迅笔下的“父亲和儿子”:请你梳理一下书中鲁迅和他父亲的故事,探讨一下他们的父子关系。 3.你觉得鲁迅童年时期的哪些经历对他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请举例分析。 (二)方法建议 信息筛选法、圈点勾画法 第二课段:精读·鲁迅笔下的那些人 第二课段是在第一课段的基础上进行精读,从而对鲁迅笔下的人物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写人记事的叙述视角的理解和运用。 (一)阅读任务 建议精读内容:《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五猖会》《父亲的病》。 建议拓展阅读:《故乡》《社戏》《我的第一个师父》 有针对性的完成以下任务: 1.请在《朝花夕拾》一书中任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人物,梳理各篇中描述这一人物的内容,为他写一篇小传? 2.鲁迅笔下的老师怎样描写的?用学到的方法写一写你的老师吧。 (二)方法建议 圈点批注法、读写结合法 第三课段:研读·育人观念我来品 本课段是在前两个课段的基础上研读关于鲁迅的思想,尤其是关于教育的思想,要学会用思辨性的思维去思考。同时在此课段也鼓励学生初步尝试做具有自己思考的读书报告。 (一)阅读任务 建议研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 建议拓展阅读: 《鲁迅作品中最温暖的文字》 杨春燕 《谈<朝花夕拾> 中的教育思想》 向蓉 《朝花夕拾》与鲁迅“最理想的人性”思想 崔绍怀 有针对性的完成任务: 1.研读《朝花夕拾》中关于儿童教育问题的相关材料,思考鲁迅对于儿童教育有些什么体验和看法,并联系实际看看鲁迅的哪些观点在今天有借鉴价值。 2.写阅读本书的读书报告。与同学分享交流你的探究成果。 (二)方法建议 1.育人观点要鲜明,阐述要有理有据。 2.对撰写读书报告的建议: 选题:选点要小。 题目:体现你探究结果的核心。 正文:梳理你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第四课段:展示·朝花夕拾读书报告会 如果说前三个课段都是阅读输入,这一课段侧重于学生阅读成果的输出,建议2课时。并推荐学生阅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均为回忆性作品,但其体裁不同,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加以区分和思辨。 参考文献: [1]探寻《朝花夕拾》的文外之旨[J]. 周学安.??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09) [2]《朝花夕拾》名著阅读分享教学实录[J]. 刘静兰.??语文教学通讯.?2017(Z2) [3]谈初中整本名著阅读实施策略——以《朝花夕拾》为例[J]. 张玉君.??中国校外教育.?2020(1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23094df1c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