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诗注释鉴赏及译文

时间:2022-10-01 19:11: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捣衣诗注释鉴赏及译文

捣衣诗注释鉴赏及译文 古诗原文

孤衾引思绪。独枕怆忧端。深庭秋草绿。高门白露寒。 思君起清夜。促柱奏幽兰。不怨飞蓬苦。徒伤蕙草残。 行役滞风云。游人淹不归。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寒衣。 鹤鸣劳永欢。采菉伤时暮。念君方远游。望妾理纨素。 秋风吹绿潭。明月悬高树。佳人饰净容。招携从所务。 步栏杳不极。离堂肃已扃。轩高夕杵散。气爽夜碪鸣。 瑶华随步响。幽兰逐袂生。踟蹰理金翠。容与纳宵清。 泛艳回烟彩。渊旋龟鹤文。凄凄合欢袖。冉冉兰麝芬。 不怨杼轴苦。所悲千里分。垂泣送行李。倾首迟归云。 诗文赏析

柳恽以《江南曲》“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之句知名后世。他的这首同赋闺怨的少年成名作《捣衣诗》中“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一联,也是稀少难得的佳句。古人在裁制寒衣前,要将纨素一类衣料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其平坦柔软。捣衣的劳作,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爱情,因而捣衣诗往往便是闺怨诗的异名。六朝这类诗甚多,谢惠连的《捣衣诗》就曾遭到钟嵘的称赞,其间有句云:“檐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额〕。〞可见古代捣衣的详细情形。

捣衣往往为了成衣寄远。因而诗一最初便从感慨行人淹留不归写起:“行役滞风云,游人淹不归。〞古代交通不便,南边水网区域,风云之险常是游子停留不归的一个重要原因。女主人公梦想老公久久不归的原因是因为风云之阻,反映出特定的地域颜色。两句中一“滞〞一“淹〞,透出游子外出时刻之久与思妇长时间盼归之切,而前者重在表达客观条件所形成的阻止,后者重在表达思妇心里的感触,在类似中有不同的侧重点。

1 / 2




三四两句写深秋风光。上句是思妇捣衣时眼中所见之景。亭皋,水边平地,暗切思妇地点的江南。“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意境,暗透思妇在秋风起而木叶下的时节期望游人归来而“目眇眇兮愁予〞的情形。下句是思妇心中所想之景。陇首,即陇头,系游人停留之地。陇首或陇头的意象,在南北朝诗赋中常与游子的飘扬相联系,此处即泛指北方边塞之地。思妇由眼前“亭皋木叶下〞的`深秋现象,联想起老公地点的陇首一带,此时也是秋云飘飞的时节了,梦想中含有无限思念与关心。“秋云飞〞的意象,不光明点秋令,并且标志着游子的飘扬不定〔浮云常被用作游子的象喻〕这一片飘扬无依的“秋云〞,什么时候才干回到自己的故土呢?两句一南一北,一女方一男方广,一实景一悬想,不光对仗整齐,形象明显,并且因为意象富于蕴涵,能引发多方面的联想。外表上看,似单纯写景,而思妇悲秋叹逝、思念远人的爱情即寓其间,意绪虽略带悲惨,而意境疏朗阔远。《粱书》本传说:“恽少工篇什,为诗云:‘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王元长〔融〕见而嗟赏。〞可见它在其时就被视为警语佳句。

五六句由第四句的驰神远想收归眼前近景:“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在呈现出深秋萧条凄寒现象的园圃中,晚归的鸟儿集合栖宿;思妇的窗户下,唧的秋虫在断续悲鸣。“寒〞点秋令,也传出思妇凄寒的心态;夕鸟之集,反衬游人不归;草虫悲,正透出思妇心里的哀痛。所见所闻,无不触绪增悲。 最终两句是思妇的心里独白:眼下已是木叶纷飞的深秋,比及裁就寒衣,寄到远在千里之外的陇首塞外,那里已是春回大地,应当穿上春装了,哪里能及时见到我寄去的御寒的寒衣呢?这一想象,不只显现了南北两地的遥隔,并且透露出思妇对远人的关心与关心,将捣衣的举动所包括的厚意蜜意进一步表达出来了。

诗题为“捣衣〞,但跟前面所引的谢惠连的《捣衣诗》详细描绘捣衣劳作的写法不同,除结尾处略点寄衣之事外,其它六句几乎不涉捣衣此题,外表上看似有些离题。实那么首联揭出游人之淹滞远方,为捣衣之由,中心两联写景,为捣衣时所见所想,仍处处关合标题。仅仅此篇旨在表达捣衣的女子对远人的思念、关心,对捣衣劳作自身那么不作正面描绘。这种构思,使诗的意境更为空灵,也更富抒发颜色。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253bd3507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