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和谐人际关系 【摘 要】现代中国社会物质文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尤其是人际关系的不和谐成为人们获取幸福能力的屏障。如何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我们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汲取营养和精神力量。 【关键词】传统文化;和谐;人际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对中国人价值取向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新旧体制的相互冲撞,古今中外文化的互相激荡,社会上的一些不健康甚至丑恶现象对人际关系的和谐产生直接的影响,由此而引发了一部分人在人生价值观取向及某些行为上的偏差。我们必须认真剖析传统文化,寻找其合理内核,然后有批判地继承,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积极引导当代人际关系的和谐构建。 一、中国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特点 第一:现代社会相对传统社会在人际关系方面更加个性化、平民化。相对于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相当强调尊重他人的隐私,即便是在最亲密的关系之间亦是如此。夫妻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都有保留个人秘密的权利。 第二:现代社会相对传统社会在人际关系方面更加表面化、淡漠化。 第三:现代社会相对传统社会在人际关系方面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在传统社会,由于人口流动性不强,人们具有同质性,另外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人际关系主要是建立在血缘和地缘的基础上。而在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相对复杂化、多样化。初级社会群体趋向衰落,地缘关系不再紧密,科层化组织日益发达。流动性的增加,社会阶层结构的开放,加之现代社会文化世俗化、平民化,现代社会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强化了“以个人为中心的并且是具有选择性的价值观念”。 第四:现代社会相对传统社会在人际关系方面更加世俗化、功利化。中国人的血缘关系深受儒家孝悌思想的影响,每个人都被儒家思想在血缘关系的网络中安排了具体的道德义务。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人们内化了的价值规范和社会价值观约束人们的行为,他们之间结成的人际关系带有无私性,交往较为频繁,人情来往是人际交往的主要内容。而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经济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构成附着在传统中国血缘关系上的道德义务越来越弱,物质利益成为人们行为的重要或首要内驱力,决定着人们的交往价值观及交往动机,对人际关系的变化、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力。 二、传统文化的特点 (一)重伦理倡道德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本特征。中国传统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社会政治结构及其意识形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家国同构,家国一体是形成中国传统社会的实质。将这种忠孝原则用于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推广开来,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就是其基本的道德原则。到宋代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这种重伦理、倡道德的原则进一步发展形成“厚德载物”的思想。 (二)重实际求稳定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注重实际、追求稳定,这是中国古代产生四大发明的重要原因,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过于轻视理论思辨阻碍了中国理论科学的发展;限制了中国人的竞争与冒险精神的张扬是因为知足常乐的惰性,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民族生存发展的蓬勃活力。 (三)重和谐求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提出了“天人协调”的观点,实际上就是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从汉代以后,尤其是到了宋代,“天人协调”的思想已经溶入到“天人合一”的观念之中,并且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三、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弱点和不足,这些弱点和不足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产生消极影响。又鉴于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时必须有所鉴别,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采取必要措施对传统文化进行管理并施以实时的改造。 (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引导刚直不阿、诚实守信的价值取向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早在《尚书》和《诗经》中就被体现出来。今天,若我们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在这个世纪的头二十年,需要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发扬光大,实现社会的全面小康。 (二)集体本位,天下为公,培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意识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赋予爱国主义以不同的具体内涵,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产生变化,不断地丰富发展,是各国人民千百年来在长期实践中凝聚、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为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强烈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要有振兴中华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远大理想。 (三)修养德性,人际协调,塑造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的道德人格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可能孤立存在。社会中不同的人总是结成特定的社会关系。孔子提倡“慎独”,就是自觉地用道德来约束自己。儒家“身心合一”、“人我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把天、地、人看成一个统一、平衡、和谐的整体;表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和谐有序,倡导建立起以“仁”为核心、以“德”为基础、以“礼”为规范的德性思想体系,从而达到“仁者爱人,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有序的社会。 (四)天人合一,以人为本 儒家提倡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帮助我们树立有利于人类永续性发展的发展观与生态观。在当前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之时,人们更多地强调个人奋斗、竞争和效率、富裕和成功。商品拜物教盛行于世,出现了人的动物化、工具化和商品化等异化现象。人在生产过程中被作为一个生产工具而存在,沦落为生产力中的一个要素。人在劳动过程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成为非人的存在;人在消费过程中不是实现自己而是丧失自己,成为生物性的存在。最后人异化为单面的经济人、消费者、打工族,不复拥有天然的人性。同时,人在生产过程中无情地掠夺开发自然,在消费过程中肆意地污染自然,自然不再是与人相亲相敬的神圣存在,而成为满足人类私欲的手段,最后人与自然严重疏离,导致环境破坏与生态危机,人遭到了自然界的惩罚。针对现代化造成的种种异化现象,儒家“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可以发挥救弊纠偏的功能。因为儒家充满着人文的精神和对自然的敬畏热爱之情,坚决反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人性的扭曲与对大自然的破坏。儒家尊重人,张扬人的主体性与人性的尊严,反对役物殉物而丧失自性 ,主张建立一种合乎人性的人文化经济制度,追求一种非异化的经济发展。在当代和谐社会建设中,继承与发扬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将有助于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相处、解决好自然资源的保护与适度开发利用的问题。(五)培养宽容豁达、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五)现代人际更要追求“和而不同”的丰富内涵。我国传统文化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但这种和谐并不等于无原则的调和,更不等于泯灭差别的同一,而是”和”与“不同”的统一,是“和而不同”。《国语·郑语》载史伯语云:“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很显然,和谐是有差别的统一,而不是无差别的同一。只有不同的色、声、味的统一,才能产生和谐;如果只是单一的色、声、味的简单重复,便不能产生和谐。道家强调万物各适其性、各顺其情,互相平等、无分贵贱,倡导“平易”、“恬淡”的人生境界;佛家标举“因缘和合”;墨家提倡“兼爱、非攻”,都从不同方面阐述了人际交往的和谐理念。在当今社会中,与“人与自然的矛盾”相比,“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更为复杂,人与人之间由于立场不同会有差异,事与事之间由于角度不同彼此会有矛盾,国与国之间由于理想不同就会发生战争。如何有效地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传统文化为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思想资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27000c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