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背中庸大学有用吗

时间:2022-08-13 11:48: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写作文背中庸大学有用吗

开卷有益,能读总是好的。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大学》提出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还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因而具有由“内圣”而“外王”的重要意义。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中庸》强调“诚”,把“诚”视作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将对“诚”的追求作为“人道”的准则,同时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与认知方法。

和谐,中立也许就是中庸的本义。孔子所说的中庸,过犹不及,寻找的是一种平衡。如同盈满了水的杯子却不溢出一点水珠。

中庸,该是一种平和的心态,该是一种游刃有余的逍遥,而不该是一种追求极度的心态。孔子说做到中庸并不简单,我想也是,这个社会上有人诺诺微微,畏手畏脚,有人锋芒毕露,只求知名。这样的人特色分明,一看就懂,而往往是中庸之人沉稳如山,不易被他人轻易读懂,同时也不易被他人理解。所以我说,中庸者,必为孤独者。

中庸,作为一种中国的文化,如今看来,似乎没怎么传承下来。想到文化大革命,想到五四运动,想到浮夸风,也就明白了,孔子的这一教导从未真正地深入人心。处在现在的社会,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国的极端带来的后果。我们走出了2000年的封建统治,我们开放了,但是这是一种怎样的开放啊!到处的名牌都是国外货,一说国产就觉得泄气,看日本的动漫兴奋至极,看好莱坞的电影津津有味,连海归这样的教育产品都独占鳌头,这些我说不了什么,毕竟是因为中国的产业竞争力比不上国外。但,我们追捧国外的西餐甚至认为KFC高档,金太子高档,家常饭老土。某些人张口闭口就是骂人的英文单词,还自以为很时髦,看看现在国内的婚礼都是西化了的,哪里能找到几个中式婚礼呢!我并不觉得这些地方别人比我们好,可是我们的东西呢?是被遗忘在哪个角落里了?我不想说什么了。因为在次次革命中我们把中国的良莠都抛弃了,剩下的就都是别人的东西。这似乎太极端了,而这样的后果,也是很难弥补的伤痕。但是,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也都藏着


“中庸之道”。遇到强盗打劫,小偷偷东西,看到却无动于衷,为什么?少惹事上身呗!不走极端啊,这个时候我们才想起了孔子!这是莫大的悲哀啊,我们把孔夫子高尚的道德与心态用作是明哲保身的盾牌!

多少年过去了,中庸之道,在现在读来还是那么受用,发人深省。这样经历了时代磨洗了的哲学精华,留置今日,我们应当更加铭记在心。 背书要有好的记忆力才能事半功倍。

好的记忆力都是练出来的,比较有效地训练方法有三个: 1、速读法(又叫全脑速读记忆):速读法是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训练的,实际上,两者是同时进行也是相互相成的,别以为阅读速度快了记忆就差了,因为这里靠的不是左脑意识的逻辑记忆,而是右脑潜意识的图像记忆,后者比前者强100万倍。 通过速读记忆训练的朋友都知道,速度越快记忆越好,详细学习资料你可以到《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网站》下载软件练习。 2、图像法(又叫联结记忆术):图像法也是运用右脑的图像记忆功能,发挥右脑想象力来联结不同图像之间的关系,从而变成一个让人记忆深刻的故事来实现超大容量的记忆,关于联结记忆术,《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软件》也有训练,这个方法是很多记忆大师都在使用的方法。 3、导图法(又叫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个伟大的发明,不仅在记忆上可以让你大脑里的资料系统化、图像化,还可以帮助你思维分析问题,统筹规划。 如果是正在忙着备考的学生或者想要提升自身能力的朋友,我建议学习一下《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能够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率。 坚持就会有收获,祝你成功。

读书可以增长知识,我也读过许多书,有搞笑类的、科普类的、故事类的等等许多种类图书。

可以说,每一种图书都会给我带来不同的收获。这个暑假,按老师布置的任务,我读了《中庸》这本书,本来是为了完成老师的读书作业而读书,可是当我翻开第一页的时候,我被震撼住了。

里面都是一些很深奥难懂的东西,但是由于书的后面有注释,理解起来也会变得非常方便,再加上遇到不懂得地方就去问问爸爸,所以,我对其中的部分内容印象十分深刻。书中第二课有这样一个内容:仲尼曰:“君于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这段话最终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君子和小人对做事的态度不容,结果也就不同,什么事情都要要做到适中,不能太过。而假期里发生的一件事情,也让我对中庸有了进一步的领悟。


一天,我和朋友李明轩玩积木,要拼成一个大楼房,玩到一半的时候,我的弟弟来了,他也想和我们一起玩,看到平时顽皮的弟弟也想插手,我有些犹豫。经不住弟弟的再三要求,我俩还是点头同意了。

又拼了一会,终于快要完工了,就在这时,弟弟调皮的习惯又来了,故意把大楼碰倒。眼看自己辛苦的工作成果一下全没了,李明轩大怒道:“你要干什么?这是我们一起拼出来的啊!”感觉到他还要上去打弟弟,我连忙制止说,你批评一下他就行了,毕竟他还小啊。

如果要是换成你的弟弟,你会怎么样对待?如果你执意不能原谅小弟弟,那么也会影响我们之间的友谊啊,接着我又开始教育起弟弟,最终也让弟弟进行了赔礼道歉,就这样,一场矛盾才得以消除。《中庸》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今后,我们要好好的学习和领悟《中庸》的思想,使其融入我们的生活,教会我们做人和做人的道理。

何谓中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之道,就是一要不偏不倚,二要无过无不及。“中庸”就是度的正确把握和关系的良好协调,就是紧紧围绕事务演变的规律和客观事实来做事,就是在平衡各种极端的冲突中寻求发展。

中庸之道何以受到人们的推崇?这是由于它反映了一种合情合理的精神,按中国儒家的看法,就是它能“致中和”,达到中正和平,而“使无事不达于和谐的境界”。 你在作文中讲的是辨证的看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强调全面看待问题,既要看到好的方面也要看到坏的方面,还要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这与中庸只道的"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老师的说法没有错.

但我仔细想了一下你的这种陈述,你可能想表达的意思是:看问题不能过于走极端,要以平和客观的态度审视问题.所以我建议你可以这样修改:中庸之道告诉我们要用不偏不倚的态度对待问题,要用无过无不及的方式解决问题.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2aac0c12d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