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的相关性 摘 要:唐代时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国力强盛的文明大国。此时,在文学领域也达到了繁荣时期,唐代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成为了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代诗歌的繁荣昌盛的原因有很多,唐代的经济繁荣昌盛,实行开放的文化政策,吸收融合外来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创作,这些都促进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唐代诗歌鲜明的一个特点是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较多,代表性的就是独树一帜的唐代边塞诗。 关键词:地域文化;唐代诗歌;相关性 唐代的边塞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独树一帜,谱写了中国诗歌史上的一首动人的乐章,被文学史家视为唐代诗歌发展进入高潮的标志。边塞诗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唐代的国家强盛、民族融合、中西方文化交流等社会条件。边塞诗是以诗歌题材进行划分的,但它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以边塞诗为代表的唐代诗歌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地域文化的影响,其中对边塞诗歌有着重大影响的主要是陇右地域文化。 一、陇右地域文化的形成 中国自古以来地域辽阔,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同时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有着丰富的地域和民族特点,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社会风貌。陇右地区其实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位于黄土高原的西部,界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高原的结合部,主要指的是陇山以西,黄河以东的地方,陇右地域文化是比较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 唐代时期,主要的有三种地域文化:中原文化、西域文化、陇右文化,陇右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汉武帝开通了西域之后,陇右地区就成为了胡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接点,到了北朝时期,中原动荡不安,这时中原文化相对衰落,而陇右文化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也影响着唐代诗歌的发展方向。 二、陇右地域文化与边塞诗的相关性 唐朝时,统治者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管理陇右地区,这些也为文人墨客们来到这一地区提供了莫大的机会,文人吟诗作对将诗歌流传,这也就吸引更多的文人向往这一地区。有学者做了不完全统计,截止到8世纪陇右沦陷前,有10位知名诗人来到此地并且有诗作流传后世。几位初唐时期边塞诗的代表均在其中,包括:王昌龄、王维、岑参、骆宾王、高适等,甚至还有唐代大诗人李白。更别说那些不知名的小人物了,更加难以数计。 诗人来到此地,使得描写边塞生活的诗歌数量大大增加,而且诗人亲临其境,凭借着自己的满腔热情和满腹才华,将自己的理想抱负寄予诗歌。例如,骆宾王“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不求生入寒,唯当死报君”的报国壮志,这一情怀固然让人肃然起敬,但是更让人惊叹的是他沿着陇右行军至西域的纪实诗作,“戍古秋尘合,沙塞宿雾繁……乡梦随魂断,边声入听喧”,他将思乡之情融入到边塞的疆场画面,使读者身临其境,开了唐朝边塞诗之先河。 而著名诗人王维不仅是乐府诗中“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的侠义少年,“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的勇猛老将,还有歌颂大唐战士威震边塞的气势“画戟雕戈白日寒。连旗大旆黄尘没”。而当他踏上陇右边塞这一地区,就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佳作创作了唐代诗歌艺术的辉煌。此外其他的诗人例如王之涣的《玉门关听吹笛》,王昌龄的《从军行》等流传千古的名作,也都是出自诗人们边塞真实生活的体验。所以在西北有着生活经验的高适和岑参,他们的作品能够达到边塞诗的顶尖水平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陇右自古就是羌戎之地,地处华夏地区的边陲,是历史上民族的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在经过了汉唐王朝的开发以及丝绸之路的开辟,这里更是成为了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流融合之地。但是正由于这些原因,古代的中原人士把陇右地区,看做是离开家乡走出国门进入边塞的大门,一旦出了玉门关便是身处异国他乡了。在唐诗中,会经常看到有关玉门关的描写,大多都描写战士离开家乡奔赴战场的情形。 陇右地区虽然地域辽阔,但是大多都是高原、沙漠戈壁、冰川沼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34e6893f2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