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管理学的知识点评析电影《摩登时代》 看了《摩登时代》这部电影,影片中主人公查理在不断加快的传送机器上被弄得精神失常,以至于看到所有的圆形的东西都忍不住想用钳子拧一下。他被卷入巨大的机器齿轮中,被出了毛病的“吃饭机器”不住的抽打,被送进疯人院……接下来他失业了,他加入找工作的巨大洪流中,被误认为群众运动的领袖而被投入监狱。他发现唯一不用为生活操心的最好的地方竟然是监狱,为了重进监狱,他不惜替人顶罪。当然结局查理因祸得福,得到了受他帮助的女孩的爱。最后男女主人公携手并肩,向着朝阳走去。 卓别林热火朝天演《摩登时代》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走向垄断的时代。影片反应了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工业和社会变革洪流到来,大量沦为机器工业文明附庸的无产阶级,在技术革命的旋涡中迷惑,然后成为这个机器社会生产线上的螺丝钉,微不足道,随时可以被无情抛弃。《摩登时代》被誉为一部经典的喜剧片,影片中的幽默与滑稽给我们带来了欢乐,通过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出一个人在机器文明面前的惶惑与无助。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讽刺和控诉。 早在亚当斯密时代,他就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也就是把整个生产看做一条生产链,让工人专门固定的从事某一项劳动,个就其位,最后组成一个生产流水线。这样的管理方式确实有很大的好处,不仅增加了劳动者对某项工作的熟练程度,而且比较容易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在《摩登时代》中,我们也看到工厂主已经采取了劳动分工的管理方式,这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算是比较先进的管理方式了。在后来的法约尔的十四条管理原则中也提到了分工原则,其核心在于专业化可以提高生产率,从而增加产出。但是劳动分工既有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因为一项业务流程的开展需要历经许多专业化职位,职能化部门才能完成,这样,流程的混乱必然引起业务处理周期的延长和协调工作的增加。因此,分工并不是越细越好,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分工的负效应将大于正效应,反而会降低生产效率。正如电影中的成产流线,分工太细化,比如由于主人公查理拧螺丝慢下节拍,就会立马影响到后面两个工人的工作。 学习了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我们知道他开辟了管理从经验转向科学的局面,在管理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理论中提出了管理的标准化。这一理论在影片中也是表现的淋漓尽致。片中的工厂主将工人固定在生产线上,给与他们固定的工作,不停的在要求他们工作,标准化的工作模式是工人们毫无自由可言。而泰罗的定额原理却没有在影片中看到。资本家为了追求最大利润,不顾工人的能够承受的劳动量,压制他们像机器一样运作着生产,越多越好。而资本家却完全忽视了差别计件工资制,不管工人的产量是多少,他们都是给与工人少之又少的工资。这就反映了当时的工厂主虽然尝试学习了先进的分工管理制度,但是却忽略了理论之外的人际关系因素,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的产量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人际关系的巨大作用。 这也是我在这里需要重点说的梅奥的人家关系理论。他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纪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生产率的提高要取决于工人的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资本主义国家残酷、黑暗的现实,资本家无休无止的压榨,已使许多人民无法生存,流浪街头,沿街乞讨,连工人的吃饭时间都想剥夺,因此发明了吃饭机器,让工人在吃饭时能腾出手脚来继续干活,而查理却成了这个所谓的新发明的试验品,他遭到喂饭机的不停的打击后,工厂主只是怒叱一句“不实用”,然后走开。 然而,由始至终我们都没有看到老板哪怕一个悲悯的眼神。我永远不会忘记的就是被流水线弄得变成麻木机械的工查理具人,竟然想要在人的鼻子、钮扣上拧紧螺母的镜头。一个正常的人,在当时的社会中,被资本家逼迫成疯子,可想而知当时的社会丝毫没有人性而言。资本家看到的只有利益,而工人只是他们的工具,仅此而已。当查理从监狱被释放时,他并不愿意接受这似乎是人们期盼已久的自由。因为即使他获得了出狱的资格,他却仍然要进入资本主义的牢笼,不可脱身。在监狱里,人虽失去了一切自由,但不用为失业、饥饿所困扰。在街头,人虽然获得流浪的自由,但要为无家可归、难以充饥而痛苦。在工厂,人虽能维持生计,但他却是机器的奴隶。最后男女主角拥有了一间破旧的小木屋,理想中可以畅游的大海却只是一块低浅的水塘,但是他们却过的非常快乐。只因为:这里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这是多么容易满足的善良的人们啊,而他们一丁点儿的心愿却不能从资本家的手里得到满足。血与泪的掠夺,已经剥夺了他们享受幸福的权利。《摩登时代》结尾时,是一条洒满阳光的大道,男女主角携手远去的背影给了我们一种圆满。但我还是想问一句,他们能走去哪里呢?工作依旧不好找,可能还是去餐厅吧,一个当侍应生,一个做伴舞女郎。可这是他们理想中的生活吗?他们在这样残忍的社会里能拥有幸福吗?也许那样的社会字典里我们找不到人性这个词语吧。 看完电影,我突然联想到我们现今社会的农民工。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大批农民涌入城市,与查理一样,农民工也是社会发展.工业进步带来的副产品。他们千辛万苦,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却发现依旧不能为城市所接纳。不知你注意到没有,在尘土弥漫的建筑工地上高空作业的是他们,清晨冒着寒风清扫马路的是他们,深夜在你家巷口摆馄饨摊的还是他们…《摩登时代》开头时,先是一群绵羊出现在镜头里,然后换到工厂门口拥挤的上班的人群。我觉得这个场景是很有深意:同样是一群温顺的任人宰割的物种!比之于西方这些还算体面的产业工人,我们从电视上看到的农民工的形象更加让人心酸:脸一律是长时间风吹日晒以后的古铜色,衣服破烂肮脏,但面对镜头却总是笑着,憨厚又带点自卑。没有假期,没有社会福利,没有休闲娱乐……因为没有所在城市的户口,他们的子女成了“漂泊”的一代,很多孩子连固定的校舍都没有。而为数不多的被冠了“民工子弟”名字的学校,也定是这座城市里条件最差的学校。影片中有一段情节相信看过的人一定会记忆深刻。女主角找到一所废弃的小木屋,门是坏的,桌子是断腿的,没有床只能睡地板……但是他们很快乐,毕竟有了一个“家”。看看农民工住的宿舍,一般都是城市里废弃的厂房,低矮潮湿,散发着浓浓的霉味,长期住在这样的地方,肯定会得病,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非常不利。 社会每向前迈进一步,都会把一大批人落在后面。这些人惶惑不安,无所适从。他们被自己所处的时代放逐,贫穷,卑微,受人鄙视……希望我们的社会是充满温暖和爱的社会,给与农民工们多一点关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49bc058f1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