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中常见的音乐曲调

时间:2022-09-01 03:16: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音乐曲调大致有: 《杨柳曲》:属乐府曲调,又作《折杨柳》。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辞》有:“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蝶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代最盛,“折柳”与离别有直接关系,所以人们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也会触动离恨。因此,此曲多用于表现离别之情和羁旅之思。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紧承雄阔苍凉的山川描写之后,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从而勾起征夫的离愁,含蓄着无尽的乡思离情。又如:“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此句表面看是写边地闻笛,实话外有音。意谓虽为春天眼前却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从而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苦及战士对家乡亲人的怀念。

《关山月》:属乐府曲调。《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此曲多用来表现征戍离别、思念亲人、怀恋乡土之情。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的“旧别情”又如:“烽火城西白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故土的感情。 《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本是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但文人多以此为题材怀古伤今,讽刺和揭露统治者的荒淫无道、享乐误国。如:“渔阳鼙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又如:“霓裳一曲前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南朝陈的末代皇帝陈叔宝(陈后主)荒淫奢侈、耽于声色作此曲,整日同妃嫔们歌舞取乐,不理朝政,终至亡国被俘。后人常将此曲与《霓裳羽衣曲》相提并论,讥为“亡国之音”。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昭君怨》:琵琶曲。琵琶本是从胡地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写此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中就密不可分了。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千载之下,琵琶弹奏的胡乐中还分明诉说着她的怨恨。是对“恨帝始不见遇”“怨恨”,又是永远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 《梅花落》:属笛中曲。对此曲的理解应结合诗的整体基调。如:“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由《梅花落》的笛声想象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进而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以通感的方式描绘出冷落、遭贬的感受。“雪静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写羌笛奏出的《梅花落》的曲调随风传开,一夜之间声满关山,战士听此曲想到故乡的梅花,进而想到故乡落梅的花片,思乡之情自然表现。“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花枝招展的歌妓们打盼的分外美丽,她们吟唱着的是《梅花落》曲调,表现的是对灯火辉煌的佳节,风清月白的良宵的喜爱和无限留恋之情。 《行路难》:是一首声情哀怨的笛曲,据《乐府题解》说,它的内容兼及“离别悲伤之意”。此曲多用来表现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情。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谓于此边地寒夜,横笛偏偏吹奏咏叹世


途之艰及离别之苦的《行路难》,引起征人无尽的愁思。 《渭城曲》:又名《阳关三叠》《阳关曲》,唐代歌曲名。歌词为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因其一唱三叹,感情真挚,常成为朋友们依依惜别相互酬答的歌曲,因此此曲多用来表现离情别绪。如:古人有“不堪昨夜双垂泪,西去阳关第一声”“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

还有一些取曲调为诗题,其曲调的常规意义可直接反映诗的内容。如: 《塞下曲》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等曲,属横吹曲,多表现边塞军旅生活。如:“晓战随金鼓,晓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六首)清晨战士们随着金鼓声而冲锋陷阵,即使晚上睡眠也抱着马鞍,随时准备出征。表现了边疆战士的战斗激情和英雄气概。 《玉阶怨》:此曲可见于郭茂倩《乐府诗集》,从古代所存歌辞看,都是专写“宫怨”的乐曲。如:“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诗中写一女子月夜在玉阶久久伫立,待人不至,无法入睡,只能孤独凝望明月。于清幽空灵的诗境中表现此女子至深的怨情。 《子夜四时歌》六朝乐府,多用来表现女子思念情人的哀怨。如:“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作者借月光下捣击布帛的生活场景,表现了妇女们对征夫深长的相思。 《竹枝词》:原是一种流行于渝东一带的民歌,到唐代逐渐成为一种崭新的诗体形式,内容多泛咏风物、歌咏恋情,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刘禹锡《竹枝词》“江畔谁人唱竹枝,前人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白居易《竹枝词》

一、常见借代词语: 1 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 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 同窗:同学 6 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4d99fa3b9f3f90f77c61b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