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忘字—现代汉字的书写危机

时间:2023-03-14 07:07: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提笔忘字” ——现代汉字的书写危机

摘要:你是否有这种情况,偶尔提笔记录时,发现很多字忘记怎样写了,甚至一些常用字也想不起“长”什么样了。当我们离开了能“噼啪噼啪”打字的键盘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能拿起笔杆随意的写出我们的所思所想?“提笔忘字”已逐渐成为现在人们写字时的普遍现象,当然,这与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有重要关系,更与与汉字结构的变化、表音表意功能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提笔忘字;打字;简化;拼音化;构形理据

“微博”的“博”怎么写?“茂盛”的“茂”竟然也忘了?⋯⋯这许许多多童年学过并曾无数次书写的汉字,是否越来越经常地,在你执笔对纸时突然呈现一个尴尬的停顿——提笔忘字。在最近拿起笔写字时,突然发现很多字写不出来了,不是忘了怎么写,就是忘了应该用哪个字。针对这种现象的出现,我总结出以下三点原因。

一、“写字”遭遇“打字”

中国古代有“字如其人、人如其字”的说法,而如今,在方便、快捷、高效的文字信息化处理诱惑下,人们迅速进入了“码字”时代。普及的电脑深度介入到我们的生活中,键盘正在悄悄地取代着硬笔,令越来越多的办公族成天对着电脑屏,手指随着思想在键盘上“噼啪噼啪”地有力演奏,于是,一行行、一页页的文字跳跃着码上屏幕⋯⋯除了签名,几乎很少用手写什么东西。一项千百年来被人们运用自如的汉字手写艺术却在电脑和网络普及应用的一二十年间就陷入尴尬境地。

传统汉字正在遭遇现代化的侵袭,提笔忘字已成新一代中国人的困扰。“奇怪,这么简单的字居然会忘”很多人在遇到“提笔忘字”情况时往往会发出这样的疑惑,这是因为什么呢?其实这与我们用手写字越来越少有很大关系,“经常不写字,偶尔会大脑短路”。

也许有人不相信“ 打字” 和写字会有什么区别, 二者不都是天天接触文字吗。其实不然, 打字” 用的汉字代码或拼音, 并不能促成人脑对汉字本身的记忆和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如果持续使用代码或拼音来 代替” 汉字, 日久天, 在键盘前你可以快速地通过电脑的“ 翻译” 自动生成”汉字, 而离开键盘时, 就经常显得茫然。 [6]

目前的手机输入方式有两种:键盘输入和手写输入,键盘输入方式中中文输入法主要有两种:拼音输入法和笔画输入法。 拼音输入法虽然有重码率高、对用户的发音要求较高的缺点,但却简单易学,不需要特殊记忆,使用起来很简单;相反,笔画输入法比较难,对字的笔顺笔画要求较高,很多汉字的笔顺笔画都搞不清楚;很多学生认为相对于手写输入法来说,键盘输入更便捷,手写存在“识别率低”、“切换不方便”、“识别速度较慢”等弊端。[1]

提笔忘字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四处可见,主要表现为许多人在离开电脑后,记录东西时往往只能写下自己想写的同音字,在誊抄时翻阅字典或用计算机对照才能写下正确的字。[5]与往常的用字典查字不同,不再注意汉字的结构问题。 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警惕起来,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滋养我们现实生存发展的血液。在网络时代,我们不能“握着鼠标忘了笔杆”,汉字不能沦为失落的文明。


二,汉字的拼音化

汉字拼音化主张的提出是由于汉字在19 世纪的重大发明中所表现出来的 劣势”以及其他的种种原因, 近百年来针对汉字“去留” 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许多著名文人和政治家都提出了废除汉字, 汉字应该拼音化(或拉丁化) 的主张。1918 年钱玄同在《新青年》《中国今后的文字问题》提出:“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 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思想, 尤不可不先废汉文” 鲁迅先生也发出了“ 汉字不灭, 中国必亡”的感叹。1952年毛泽东同志也作出指示: “文字必须改革, 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20 世纪80年代, 字拼音化的声音似乎进一步增强,汉字给我们使用打字机、电子计算机、电传打字机、机器翻译等带来很多困难。[6]

而“打字”所使用的拼音输入发正是汉字拼音化的一个标志,我们在打字时只要记得汉字的音是什么,就可以选出我们所需求的字,这是我们即使一时想不起来这个字怎么写,也可以在拼音输入的提示下选出来。

字母词与简洁拼音输入也对“提笔忘字”产生着影响,例如:在输入一个词或成语时,只需要打它们拼音的首字母不用一秒即可显示,甚至连前后鼻音、否翘舌都不必考虑。但是用笔在纸上写其中一些字时,要考虑很久。字母词如:MM (美眉)LZ(楼主)BS (鄙视)BT (变态)等用拼音简化来代表汉字的现象使汉字的使用与书写越来越少。 三、汉字构形理据的消失

鲁迅先生曾这样高度概括汉字的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故汉字是完全不同于拼音文字的音形意三位一体的文字,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以成为一门艺术的文字,会读不会写还算不上真正掌握了汉字。[7]

“汉字的构形理据,指的是汉字的构形原理与构形根据,是汉字字形与字义之间在初始构造阶段的物象联系或意象联系” [8]这些构形理据可称为解读汉字文化密码的第一把钥匙,了解汉字的构形理据有利于我们的学习与记忆。然而。近几十年推行的简化汉字却使汉字的构形理据遭到致命的重创,很多字用草书体代替正体,用风马牛不相及的符号代替原有的构件,使汉字形体失去了昔日的构形理据,它损坏了汉字的神韵,销熔了汉字的丰姿,使汉字的表音表意功能弱化,使我们经常会见字不识义,见字不识音。

许多 网络字词” 或符号来代替规范汉字 如顶(支持), 酱紫(这样子)()()养眼(好看)东东(东西)精一杯(非常非常努力)31 66 ( )、弓虽(超强)、〔D (开怀大笑)看到这些,你会很容易写出汉字吗?我想写出的错别字会更多一些。现在的网络用语已不再仅限于网络上使用,人们为了求新求异,经常把汉字变形、简化、异化,使汉字面目全非,不再仅限于表达原有的意思,给我们的选择和学习记忆都带来了很大困难。所以人们倾向于使用新的符号代码代表思想,因为它们写法更简单、更容易记忆,表达的也更形象,更有趣。

由于汉字字数繁多、结构复杂,要想把几千个形状不同、用法各异的汉字记得熟练、写得正确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现代社会人们的手写机会越来越少。现在的人们似乎更习惯于在手机和网络中直接进行复制粘贴。“这种简单的操作不但割裂了人们与书写文化之间的维系,使得书写的过程不再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和对话,更直接造成了传统手工书写能力的薄弱。”[1]使其陷入“写不好———不愿写———不会写———写不好”的恶性循环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54a96e42cc58bd63186bd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