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生传统礼仪教育

时间:2022-05-07 16:08:2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加强小学生传统礼仪教育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今天,小学生礼仪是小学生内在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必须恪守的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道德建设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对小学生进行传统礼仪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1.礼仪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称于世,中国文化也常常被人称之为隆礼重义的伦理型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言之,一部中国文化史,即是一部礼的发生、发展史。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因此,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论层面上,如果不了解礼,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层面上,如果不能继承传统礼仪中的合理内核,弘扬中华文明实际上是一句空话。



礼仪教育肩负着选择、传递、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崇高使命,一方面它把优秀的中华传统礼仪转化为青年一代的内在道德结构;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形成崭新的时代精神风貌。所以说小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因此,加强小学生礼仪修养,就是继承我国优秀的礼仪文明,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2.礼仪教育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强大动力。在我国传统礼学的理论体系中,礼包含礼仪和礼义。礼仪就是仪式,是礼的物质形式;礼义则是蕴藏于礼仪下面的思想,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基础。



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总是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的礼仪修养表现出来,所谓,德诚于中,礼行于外。礼仪本身既是一种内在的道德要求,又是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其理论核心主要是围绕如何严于修身律己、尊重他人、承担社会责任而形成的伦理道德的一整套体系,没有对礼仪的正确认识,没有对礼仪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就不可能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和道德的判断能力。礼仪自外作用于人心,约束人的,使其摒弃恶念恶行,一心向善。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约之以礼,就是用礼仪来约束自己。礼仪通过仪则的约束方式,使礼义成文化、具体化、制度化,从而让人们的心灵有明白的依托可以追随,使人们的行为有明确的规范可以遵守。所以,对小学生的礼仪教育有利于引导小学生逐步把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树立起内心的道德信念和礼仪修养准则,真正做到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



3.礼仪教育是塑造良好形象的重要环节。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礼发诸外的结果就是塑造人外在的良好形象,礼可以起到修饰作用。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故文饰、粗恶,声乐、哭泣,恬愉、忧戚,是反也,然而礼兼而用之,时举而代御。故文饰、声乐、恬愉,所以持平奉吉也;粗恶、哭泣、忧戚,所以




持险奉凶也。故其立文饰也,不至于窕冶;其立粗恶也,不至于瘠弃,其立声乐、恬愉也,不至于流淫、惰慢;其立哭泣、哀戚也,不至于隘慑伤生,是礼之中流也。《礼记·冠义》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意思是说,礼是从端正容貌和服饰开始的。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一定是体态端正、服饰整洁、表情庄敬、言辞得体。学习礼仪有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优雅的举止、整洁的仪容、得体的着装、礼貌的谈吐构成了一个人外在美的形象。清新可人的外表形象会让人赏心悦目,端庄大方、谈吐不俗的举止也能让人平添好感。因此学习礼仪能更充分地展示个人良好的教养与优雅的风度。



4.礼仪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有力保证。首先,礼仪教育有利于同学之间关系的和谐。礼仪本身具有人际协和功能,《礼记·礼运》说: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此外,中华礼仪还特别强调人格的平等。礼是讲自我谦卑的,主张与人交往要低调、放下身段,而把对方放在尊敬的地位来对待,这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本前提。对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让他们在交往过程中学会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举止得体、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的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接近,使他们觉得你是熟悉他们的,就能很快与同学之间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礼仪教育有利于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是校园生活中最重要的关系的之一,师弟子者以道相交而为人伦之一尊重老师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学生尊重教师是我国优良的传统,千百年来,我国广泛流传着众多赞誉教师的美称先生西席老师曾子避席程门立雪更是古人尊敬师长的礼仪佳话。



对小学生进行尊重老师的礼仪教育,如上课时起立,敬礼,上课不要讲话,回答问题先举手,下课要跟老师说再见;在与老师交谈时,主动起立并让坐;老师给你东西时,需得双手来接过;虚心听从老师教诲,接受师长的教育。等等。此外,要尊重、理解教师,在生活、学习、为人处世等方面真诚坦白地与教师交换意见,加强情感沟通,这样才有助于实现尊师爱生和谐的师生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62ca98aa6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