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千虑——叶嘉莹学识优雅,但她对韦庄《菩萨蛮·其二》的解读俗了

时间:2022-04-22 01:19: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知人论世or裸眼读书

一、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先说韦庄的《菩萨蛮·其二》。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有《菩萨蛮》五首,此首入选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修课本。 这是一首明白如话的词。

首句总写“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语气肯定,“人人尽说”。不留余地;“只合”,是只应该,只有这个选择。次句写江南如何好:第一风景好——春水碧于天——澄碧清丽;第二生活好——画船听雨眠——惬意自在;第三女子好——垆边人似月,皓腕如霜雪——肤白貌美。江南如此美好,游人怎么办?“游人只合江南老”,如果你不在江南呆到老再还乡——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有两点需要说明。

为什么韦庄强调“未老莫还乡”呢?

承前可知,江南之好,是一种可以享乐之好——趁年轻,好玩乐!为什么强调“未老”呢?老了一则没有玩心,再则有玩心也没有玩力;古人又讲究落叶归根——劝“老年人莫还乡”自然是不合适的。

第二,“游人”是指韦庄吗?

应该说,包括了韦庄,甚至主要是韦庄。词作内容应该是韦庄自己的切身体会。而且韦庄也正是“游人”——他的家乡是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西安)。但这个游人现在乐不思蜀——他觉得江南太适合生活了,生活太惬意了。他打算直到老了,玩不动了,再还故乡。

这正是韦庄这首菩萨蛮的创新之语——别人为不得还乡断肠,韦庄偏不,偏偏以“还乡断肠”来表达对江南的喜爱。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发出了属于自己的惊人之语! 总之,《菩萨蛮·其二》就是说,江南好,趁年轻,尽情玩儿! 但韦庄的这个思路太清奇了,有人理解不了,就会误解。

二、不想还乡or不能思乡

人教版设置有如下练习题。

按常理,作客异乡的浪子总是以不得还故乡而愁绪满怀,但这首词却反过来说“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是为什么?这和作者在词中表达的主旨有什么关系?

这就奇怪了,难道主旨不就是“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吗?

出版社配套的《教师用书》有答案,给的却是“思乡之苦”。同时给了源头——节选自《唐诗鉴赏词典》的鉴赏。

“然而下一句却忽然跌出来“未老莫还乡”五个字,表面上是顺承,而实际上却是反扑。盖以此一句虽然著一“莫”字,却已明显道出“还乡”之字样,然而前面虽极写江南之好,都不过为他人劝留之语,而游子的故乡之思,则未尝或忘也,至于“还乡”二字之上的“莫”字,则正是极端无可奈何之语,仅此一“莫”字,已有多少辗转思量之意,而况上面还更用了“未老”两个字,其意盖谓年华幸尚未老,则今曰虽暂莫还乡,然而狐死首丘,则终老之曰仍誓必还故乡也。


所以此句表面虽然说的是“莫还乡”,而实际所蕴含的却是一片思乡的感情。至于下一句“还乡需断肠”,则是极痛心地补叙出今曰之所以“莫还乡”的缘故。这一句看来说得极简单,而用意却极深婉,“须断肠”之“须”字,说得斩钉截铁,是还乡之必定要断肠也;然而“还乡”二字,却又说得如此概括,而并未指明“还乡”后究竟是哪些事物使人竟至于必须断肠呢?于是隐约中遂使人感到必是故乡今曰之事事物物有足以使人断肠者矣。

我们虽不愿如张蕙言之比附史实来强作解说,然而韦庄一生饱经乱离之痛,值中原鼎革之,为异乡飘泊之人,则此句之“还乡须断肠”五字,也可以说是写得情真意苦之极了。” 鉴赏的作者是叶嘉莹大师。

这一段文字读来非常费劲,可以总结成以下几个意思:

第一,“莫还乡”等于“要还乡”。因为虽然有一“莫”字,但“还乡”二字还是表现出了浪子的故乡之思;第二,“还乡须断肠”的“须”字很斩截,是因为故乡处于“鼎革之变”“其事事物物有足以使人断肠者”;第三,我这样做可能有点像“张蕙言之比附史实来强作解说”,但韦庄的身世如此,也只好如此猜测了。

总之,叶先生的主旨理解是:乡愁使人断肠! 认真看来,不得不说,叶先生的这一段文字真的是如张蕙言之比附史实来强作解说对于“莫”“须”的解释,完全脱离了“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的语境,单独做大段的引述解释——只结合其他诗词,乃至韦庄身世,就不结合本词语境

这就样,叶嘉莹硬生生地将文本中明确的不想还乡之乐,扭转成了不能还乡之苦 这是标准的断章取义——解读诗词易犯的错误之一。 既是大师,为何会犯此等错误? 原来大师有所依仗——知人论世。

三,知人论世or裸眼读书

关于叶嘉莹女士,百度百科上做如下介绍:

叶嘉莹,女,19247月出生,号迦陵,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现为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 ,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 叶先生在文学界俨然大家,专长就是古典诗词,为什么会将这么明显易懂的“享乐之词”曲解成“思乡之苦”呢?

第一,韦庄赞美享乐,尤其是美女之乐,叶先生或许不好理解,也不想接受。

这正如于丹之歪解“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于丹将“小人”理解为小孩子,其用意实在“女子”——他如此推崇孔子,而孔子却将女子与小人并列,于丹怎么解释?作为热爱诗词的叶女士,自然也不愿自己喜欢的词人解释成好色之徒。

但是,当时的韦庄其实就是浪荡公子,有其余两首《菩萨蛮》自证。 《菩萨蛮·其三》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韦庄并非不知道这是一种纸醉金迷的生活,但他“当时年少春衫薄”,就是喜欢江南,就是迷恋喜欢。

《菩萨蛮·其四》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俨然一种“人生得意须尽欢”“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 韦庄在江南确实是轻浮而快乐的。 第二,诗词理解向有知人论世之说。

文学评论来说,叶先生的鉴赏虽然远离了文本,但恰恰符合了知人论世的手段。知人


即联系作者身世,论世即结合写作背景。叶先生的做的完全中规中矩。

然而,知人论世却是有负作用的。

同一时代,作者不一定都要写同一社会主题。杜甫的诗歌整体是忧国忧民,沉郁顿挫;但并不妨碍他写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样欢快的诗歌。李清照是清丽婉约的,但她也有《渔家傲·天接去涛连晓雾》的雄浑奇特之作。生活是丰富多变的——今天大悲,并不排斥明天的欢歌;创作具有随机性——场景变换,诗歌就会随着变化。

知人论世是理解诗歌的一种方法,但绝不是一种教条。拿来印证作品、拓展理解是有益的,但将它当作先入之见——“以为作者的作品都是什么什么样的”——则是有害的,会形成对文本理解的干扰。

但现在,许多老师在讲解古代诗歌时,总是喜欢先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这很有道理,能够为学生理解作品提供一个前提;但同时,这也会形成先入之见

将对作品的理解放在第一位,在独立形成对文本的基本理解之后,再用作者和时代背景对作品的鉴赏作印证或拓展,这是裸眼读书的理念。

“裸眼读书”理念提出的前提,就是读者在阅读时总是带着自己主观因素——在你的阅读能力中,深刻地结合着阅读习惯、理解偏好等。它们就像一付付有色眼镜遮在你的眼前,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你对文本信息的理解。知人论世就是眼镜制造者之一,盲从权威也是。如韦庄的这首《菩萨蛮》,叶先生的学术能力,《唐诗鉴赏词典》的权威地位,都会对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形成严重的干扰——绝大多数老师正在照本宣科,而不是相信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绝大多数的语文课堂,都在讲解文本之前,先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其实都是知人论世理论的实践,都是有意无意地给学生以有色眼镜,给他们传输“先入之见”。但当学生们因为这些先入之见做错题目的时候,我们又毫不客气地批评他们。

正确的作法是,先阅读文本。先对文本形成基本的理解,再去关联作者经历、时代背景,以求得对文本内容的印证和拓展。

要相信文本是完整的,是可以独立被理解的。这也是对文本和作者的尊重。 高考、应试,都要求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也必然需要裸眼读书的精神。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

总说江南好 风景美丽、生活惬意 饮酒赏美,何其乐哉 趁着年轻,尽情玩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711dced5b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