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城南旧事的念书笔记 最新城南旧事的念书笔记 初读《城南旧事》,仿佛陷入一个复古的相册,在一片泛黄当中去找寻那一份关于童年的经历。 童年是短暂,因短暂而美好。对许多人来讲,童年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充满童真、欢乐,对未知的好奇与神秘感,所有一切的一切,都美好而易逝,易逝而美好。写童年的作家很多,但林海音描述童年的手法却与其他作家不同,一反惯常利用的体验性随笔文体,通过一名小姑娘之眼,来窥探发生在身旁的成人世界书中的林海音用细腻的笔触去刻画一个个人物,那一段段“旧事”恍如就在眼前,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纷纷出场:无文化却任劳任怨生了一大堆小孩的母亲;充满威严具进步思想却早逝的父亲;用奶水和帮工做一年四个月换取一个月四块钱,两副银首饰、四季衣裳,一床新铺盖的宋妈;情感受挫致使成了“疯子”最后丧身于车祸的秀贞母女;充满女性柔媚风情而又善解人意的风尘女兰姨娘;因生活所迫走上偷盗之路的拉拢破旧货的小子……有反复显现的主角人物,也有蜻蜓点水,几笔带过,却入木三分,让人过目难忘的配角。作者铺陈了一幅生活画卷,让人不单读到老北京的一些旧日风土人情,也读到作为移民者的英子一家从故乡闽南带来的文化痕迹。 通过小孩的目光看大人世界,通道似乎窄了,却也增加了小说的纯度和想象空间。在英子眼里,不管哪个人物,都是仁慈的,纵是当了贼的卖小杂货男青年,宋妈懒做好吃嗜赌没责任心的丈夫“黄板儿牙”,也不例外。这正符合了一个小孩对人世的最初认知:人之初,性本善。故结构简单,却耐人寻味。 提及童年,眼前便不觉浮现屋后的水池,母亲的巴掌和父亲每次回家背的包。这些东西仿佛全数定格在生命当中,怎么挥都挥不去。真有一种“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感觉。 童年如梦,梦出外婆的桥;童年如桥,接着以后的路。一直以来,都感觉这是对童年的最正确注解。是啊!童年如梦,梦里的一切都是新奇的,因此孩时的咱们可不能感觉累。像林海音一样,用小孩的目光去自看世界,那那个世界和这生命,即是一场梦,一场可不能累的梦,一场纯净如水的梦。 最新城南旧事的念书笔记 一提起《城南旧事》我的脑海里第一浮现的即是那首清越悠扬、古朴深婉人的骊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一辈子宝贵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彷徨。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和落花下,一个留着齐耳短发的女孩,在夕阳的余晖里静默着的画面。一边读着《城南旧事》,一边回忆着电影里的镜头,恍如身临其境:冬阳下的骆驼队,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蹲在草丛里为供弟弟上学而偷窃的厚嘴唇小偷,漂亮爱笑的兰姨娘,从小在凄风苦雨中饱受养父-待虐的伙伴妞儿,爸爸的老友德先叔,旦夕相伴的奶娘宋妈和沉疴染身的慈父……涉世未深的小英子的思绪,久久萦绕在光阴与命运的变迁当中。可是这些人都在童年匆匆的脚步声中离去了。 “人一辈子宝贵是欢聚,唯有别离多”,小小年纪,为何却早已体验了“知交半零落”的愁苦?夹竹桃零落满地,英子在懵懂与静默当中送别了自己的童年……读《城南旧事》的时候,没有太多的邪念,因为没有太多跌荡起伏的情节,因此心绪是淡但是平和的。感动着我的,只是这文字之间荡漾的一种淡泊与纯净。海音先生以儿童清澈的眼眸,用清新淡雅的文字,诉说她对城南旧事的情义缱绻。半个世纪的别离,城南的落花依旧,但是零落的,只是人们经历的碎片。 “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京华古都的城垛颓垣、残阳驼铃、闹市僻巷……从容淡定之间,多少悲欢聚散,掠过生命的轨迹。关于一个小孩来讲,愁苦又有何用?“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童年去了,留下无穷思恋与怀想……蓦然回顾,满地零落的花瓣儿,诉说着盛夏的情怀……骊歌的乐音仍在耳畔萦回着,一缕忧愁淡淡,一抹相思沉沉……情思当中,少了一丝懵懂,多了一点缅怀。正如她衣襟上的那朵沉默的夹竹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851720b5c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