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林语堂妙译的道德经

时间:2024-04-04 04:22: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例析林语堂妙译的道德经



本文试根据林语堂在1932年初提出翻译的三条标准: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的标准来解读其英译《老子的智慧》中的《上善若水》篇。窥一斑而知全豹,为林译老子在理解上达到与原作者情感互通,译文忠实通顺且具准确传神美等特,不失为英译《道德经》颇具代表性的佳作。为国外读者解读《道德经》和老子思想提供一个很好的脚注。

1 林语堂老子译文赏析

林语堂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以及其对中英两种语言炉火纯青的掌握为他在翻译方面的造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老子的智慧》,即林语堂英译的《道德经》,就是他在介绍中国文化方面的重要译作之一。古人常用比喻”,老子最有代表性的学说是不争,谦恭,涵养及就低位(如水),这些阴柔的思想处处体现在第八章,能把这章翻好就意味着译者深谙老子著作的精髓。故本文特选此章作一评析,与读者商榷。

1.1 《道德经》第八章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2 林语堂翻译策略

作为当代著名的翻译家,林语堂曾在多篇论文中阐述翻译标准的问题,并在1932年初发表了他最系统、最有名的长篇译论《论翻译》,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翻译的三条标准:忠实,通顺和美。他总结前人的翻译方法,指出翻译只能是以句为主体的句译”,不能是以字为主体的字译因此,他提出忠实标准的四义:非字译、须传神、非绝对、须通顺。

1.2.1 忠实为本

且看第一二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上善若水:,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解释为:“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林语堂把这句话翻译为:The best of men is like water, Water benefits all


things, And does not compete with them.可谓是忠实地译出了老子原文的意思,差毫厘。

1.2.2 通顺达意

对于通顺标准”,他认为要做到两点:第一,须以句为本位;第二,须完全根据中文心理。再看原文第三四句:“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处众人之所恶:,居处于; ,此处读wù,厌恶,不喜欢的意思。故几于道:,接近于。

此两句解释为:居处于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 It dwells in (the lowly) places that all disdain—— Where in it comes near to the Tao.

显然在这里林语堂采用的是直译的方法,把中文的意思用简洁的英文通顺地表达出来,并如诗歌般琅琅上口。关于直译和意译的标准,自古以来翻译界就争论不休。在翻译时我们不可能全部采用直译法或意译法,只有随时随地实事求是地加以灵活运用,才能使目的语读者准确地领会原著的精髓。

且看一另译:Water always seeks the lowest level. Thus the principle of water is akin to the Principle of universe.此译过于追求意译而忽略了直译带来的信和顺,采用seek来表达也有不妥之处。

1.2.3 神美兼顾

而关于美的标准”,林语堂认为翻译于用之外,还有美一方面须兼顾的,理想的翻译家应将其工作当作一种艺术原文连续七个排比句:“居善地,心善渊,与善,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意为低处”;:沉静、深沉。与善仁:,指与别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养之人。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而取得治绩。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原文大意为:他居住在低洼之地,思想深邃宁静,交接善良之人,说话遵守信用,为政精于治理,处事发挥特长,动把握时机。

7个并列排比句都是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介绍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老子采用排比的手法朗朗道来,具有古诗词的音韵之美,又兼备简洁易懂之功用。将它翻译为英文时如何做到既同于中文的排比之美又于意义无所缺失,这于翻译工作者可是一大考验。


原文中七个排比句的开首字,,,,,,或名词或动词,翻译成对应的英文词容易,但仅用一个英文词表达而不造成意义的缺损实难达矣,林语堂巧妙地将这几个词转化为英文中的状语,让目的语读者读来一目了然,原文真实涵义跃然纸上,这样的处理方式令人拍案叫绝。

相比较而言,另译一:The place should be low, The mind broad, The gifts kind, The speech trustworthy, The rule sound, The deed well-done, The action timely…

此译信则信矣,却因过于直译而缺乏一些必要的解释,目的语读者读来很可能会有些疑惑;于美学方面也是形美有余而意美不足。

另译二:the Sage is humble toward his people. He is pure in heart. He helps others but does not expect to receive reword. He keeps his word. His rule is well known for its goodness. He acts according to the way of nature, and he always acts at the right time…此译达则达矣,却因过于意译而失去了原作诗化的音韵美和节奏美;于忠信方面也有所欠缺。

2 结语

由于林氏学识渊博、国学底子深厚,以及对道家哲学的颇有研究,使他能够透彻准确地理解原文,这就为其忠实地传递原文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他地道的英文与其坚持的传神的翻译标准使他的译文能够行云流水、明白晓畅。因此,尽管《道德经》19世纪就已经开始被译成多种语言,而且其在西方译本种类之多仅次于《圣经》,林语堂运用自由诗体所译的版本仍是相当成功的,较其之前或之后的一些版本在内容气势与风格上更为忠实,文字表达上更为凝练准确,读起来让人觉得是一种享受。

参考文献

[1] 林语堂.老子的智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 林太乙.林语堂传[M].长春:東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 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林学论丛书[M].上海:译林出版,2006.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85623b8c4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