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检测已经结束,通过考试了解了学生这一阶段真实的学习情况和我的教学效果。为了查找不足,总结经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把这次语文阶段性检测做一个综合分析。 一、试卷分析 从卷面情况来看,所考的题型多样,内容难易适中,出题内容全面,概括了所学知识,体现了课标对五语下册的总体阶段要求,是一份比较理想的答卷,题型有六类,分别是汉语拼音、识字写字、积累运用、阅读题和作文题。从整体看,非常注重语文综合能力的检测,除了检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课内外阅读能力之外,还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能比较客观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基本理念。本次试卷命题内容有以下特点: (一)题型多样,评价全面 这份试题,注意题型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试题中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从大方面讲,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目标的整合;小方面讲,有拼音、汉字、成语、诗句、段落、篇章等方面的有机融合。 (二)注重积累,形式灵活 学习语文是学生语言的积累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对阅读文本、经典佳作、词语的积累以及生活实践中对身边语文的积累才会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厚积薄发。 (三)关注阅读,体现综合 语言理解运用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阅读能力的强弱也能直接看出语感水平。 二、数据统计及分析 (一)数据分析: 参考人数 48人,最高分99分,最低分52分,平均分88分。90分以上20人,85以上14人,61分—84分12人,60分以下2人。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大致如下: 1.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字、词、句子部分学生掌握得较好,得分率各题可达到75%,只是改句改为礼貌用语,但学生由于没有完整表达出来。 2.对于灵活性强的阅读理解中的第五题,大部分学生出现理解的错误和不能灵活应用,以前我们做过的很多,这次变换了个题型学生就理解错了,从这些方面我觉得我们的学生灵活性太差,出现失误的太多。不过课文中的阅读理解客观上也存在我没有给学生讲全面,失分太多。 3.习作方面这次学生的作文整体上还行。本次作文命题作文。题目是《妈**故事》大多数孩子能够真实的回忆妈**故事,而且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用词也不错。但是,极个别的学生写的不够具体,叙事不够生动,甚至是跑题作文,同时语言表达显得繁琐,中心不是太突出,所以得分不是太高。 (二)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1.错别字多,造成失分。所抽调的语文试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错别字现象。如:字词句基础题中,学生有错别字的情况;在填词语、古诗、按课文填空等题中也有此类现象;在阅读、作文中,学生的错别字也较多。 2.本次习作整体情况良好,绝大多数同学能够正确审题,能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能从自己的经历感受出发,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写下比较有质量的文章。并且书写规范,抓住几件小事凸显妈**特点,条理清晰语言流畅,重点突出。还有部分学生选材很新颖。 3.学得不活,造成失分。学生对课本知识学得扎实,但当题型发生变化时,学生便不会运用了。有些题目,在复习时老师肯定领着学生反复练习了,但从答题情况来看,仍存在死记硬背的现象。还有很多题都存在学生不能够全面分析题意,不能灵活解决问题的现象。 4.缺少方法,造成失分。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语文阅读能力较上学期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有部分学生因阅读没有耐心,缺少方法而造成失分。如阅读题2、3小题,学生由于概括能力不强、语言组织能力欠缺而造成了失分。这些都告诉我们,阅读理解要有方法,这需要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指导。 5.审题不清,造成失分。做题一定要读题,要明白要求是什么。而我们有些学生,没有审题习惯,拿笔就做,提笔就写,这样的失分现象的确让老师很痛心,让学生很遗憾。所以审题能力的培养仍是我们教师不容忽视的重点。 6.学习水平差距造成两极分化。学习水平差距形成了鲜明的两极分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影响着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习惯了接受学习的学生怎能去积极参与、积极思考、自由表达、善于合作、富于想象、敢于否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水平表现出两极分化,优秀学生在课堂上如鱼得水,潜力也越来越得到开发、展现,而弱势学生只有“看”的份,甚至“看”(听)也不懂,长此以往,优等生与弱势学生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这一点,从试卷得分情况就可以看出来(最高98.5分,最低42分)。 三、今后小语教学的努力方向 1.学习课标要求,把握教学方向。新课标不仅是编写教材的依据,也是从事教学的依据,还是考试评价的依据,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今后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学习研究新课标。牢固树立课标意识转变教学观念,落实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加强字词教学,夯实基础。课标要求中、高年级仍然要把识字、写字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还要重视学词,加强词语的理解、辨析、积累、运用。所以在教学中我要加强写字的指导与练习,狠抓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的培养,直到习惯成自然,真正夯实这一基础。 3.关注过程,重视方法指导。《课程标准》提出“三维目标”的学习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进行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用有效的导和引促成教学的高质量,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力。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引领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特别是中、高年级要结合文本的内容、语言、段式、文章的写法,设计灵活多样的小练笔,以丰富学生的语汇,发展口头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 5.注重学困生的辅导教学。充分利用生本课堂,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要充分发挥小主人的作用,利用好小组长,帮好本组的学困生,形成一种竞争的机制。 6.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指导学生仔细审题,灵活应用,认真答卷,细心检查。并重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书写端正、规范、卷面整洁。还要注重语言积累以及课外阅读、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9f765238b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