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路遥独家发表“《人生》获奖感言”的刊物之谜 作者:姜红伟 来源:《延安文学》 2020年第3期 姜红伟 在《路遥全集》之《早晨从中午开始》卷中,收入了路遥在其中篇小说《人生》荣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之后发表的创作感想,题目是《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对于这篇极具真知灼见、充满真情实感,无论是对于路遥本人来说,还是对研究路遥的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和重要价值的“获奖感言”,喜欢刨根问底的我始终想追根溯源地探寻其出处。然而,翻遍了各个版本的《路遥年谱》、《路遥传记》以及评论、回忆路遥的文章,均不见只言片语的记述,从而给路遥研究界留下了一个“《人生》获奖感言究竟首发在哪家报刊”的悬而未解之谜。 说来也巧,无意中的一次搜索,我居然轻而易举地揭开了这个谜团。 今年1月中旬,在孔夫子拍卖网上搜索有关路遥信息的时候,一行醒目的大字突然闯入我的视野:《青年文学》1983年第3期部分获奖作者:铁凝、路遥、蒋子龙、航鹰、孙少山、宋学武、喻杉、肖复兴等二十余位签名设计稿1页。 看见这行字,我顿时惊呆了:因为我既没有耳闻过,更没有目睹过路遥在《青年文学》上发表过只言片语以及签名笔迹。尽管,我知道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辑、《青年文学》杂志主编王维玲对路遥恩重如山,路遥对王维玲感恩情深。所以,对于这个令我意外的信息,我既惊喜,又疑虑。为了确定此事的真伪,我决定购买这期刊物,一探究竟。结果,找来找去,却没有找到单本刊物,只好花93元买回《青年文学》1983年第1期——第6期合订本。刊物到手后,我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装,急忙翻到第3期刊物,结果,令我大惊大喜的一幕出现了:在这期刊物的“专稿”栏目里,赫然刊登了我梦寐以求、我魂绕梦牵、我久寻苦觅的那篇题为《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的路遥《人生》获奖感言。同期刊登的,还有航鹰的《讴歌人类的奋斗和理想》、铁凝的《山野的呼唤》、魏继新的《一点启示》。 更让我喜出望外的是,在“简讯”专栏里,刊登了一篇《本刊编辑部召开部分获奖作者座谈会》的消息。而在此消息的正文内,不但登载了路遥等二十多位青年作家的签名,而且还发表了他们的合影照片! 路遥的这篇关于小说《人生》的“获奖感言”写于1983年3月的北京。篇幅很短,只有800多字,虽言简,却意赅,全文如下: 当得到一种社会荣誉时,自己内心总是很惭愧的。在这样的时候,我眼前浮现的是祖国西部黄土高原那些朴素的山峦与河流,开垦和未被开垦的土地,土地上弯腰躬背的父老兄弟……正是那贫瘠而又充满营养的土地和憨厚而又充满智慧的人民养育了我。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更没有我的作品。他们是最伟大的人,给他们戴上任何荣誉的桂冠都不过分。但是,他们要求的从来都不是这些,而是默默无闻地、永恒的劳动和创造。 正因为如此,我在荣誉面前感到深深的惭愧。 正因为如此,我在这惭愧中不由深深地沉思。 是的,作为一个劳动人民的儿子,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永远不应该丧失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感觉。生活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只有成为他们中间的一员,才可能使自己的劳动有所价值。历史用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离开大地和人民,任何人也不会成功。 写小说,这也是一种劳动,并不比农民在土地上耕作就高贵多少,它需要的仍然是劳动者的赤诚而质朴的品质和苦熬苦累的精神。和劳动者一并去热烈地拥抱大地和生活,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才有可能涌动起生命的血液,否则就可能制造出一些蜡像,尽管很漂亮,也终归是死的。 劳动人民的斗争,他们的痛苦与欢乐,幸福与不幸,成功与失败,矛盾和冲突,前途和命运,永远应该是作家全神贯注所关注的,不关心劳动人民的生活,而一味地躲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喃喃自语,结果只能使读者失望,也使自己失望。 生活和艺术都在发展,就我自己来说,无论是在认识生活或者表现生活方面,都感到越来越无能。但我从劳动人民身上学到了一种最宝贵的品质,那就是:不管有无收获,或收获大小,从不中断土地上汗流浃背的辛劳;即使后来颗粒无收,也不后悔自己付出的劳动。我愿和他们抱有同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我已经度过许多失败的白天和灰心的夜晚,制造过一片又一片文字的废墟,但我仍然愿在这废墟中汗流浃背地耕种。我相信这样一句名言:人可以亏人,土地不会亏人。 我国劳动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开拓着全新的生活,我将努力跟上他们的步伐,和他们一起前行。 在刊发此文的同时,《青年文学》编辑部隆重地刊登了路遥的简介:路遥,三十三岁,陕西清涧人。现为作协西安分会专业作家。他的《人生》(《收获》一九八二年第三期;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单行本)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外,刊发了一张路遥的近照。 而在这期刊物上发表的“简讯”《本刊编辑部召开部分获奖作者座谈会》字数则更短,不到300字。内容如下: 三月二十八日,本刊编辑部在京召开部分获奖作者座谈会。会上围绕着当前青年题材小说创作等问题,大家热烈畅谈。他们有的谈了自己得奖作品的创作过程和体会,有的谈了自己创作的经验和教训。他们说,获奖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将来,怎样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再提高一步,都将是一个新的课题。他们表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为几亿青年提供精神食粮,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与会作家们都希望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和青年人交知心朋友。 参加座谈会的有:蒋子龙、孙少山、航鹰、铁凝、宋学武、喻杉、李叔德、吕雷、姜天民、张炜、海波、矫健、蔡测海、李存葆、路遥、张承志、水运宪、魏继新、朱苏进、孔捷生、谭谈、祖慰、肖复兴等同志。 而配合这段“简讯”文字发表的,还有路遥和蒋子龙、孙少山、航鹰、铁凝、宋学武、喻杉、李叔德、吕雷、姜天民、张炜、海波、矫健、蔡测海、李存葆、张承志、水运宪、魏继新、朱苏进、孔捷生、谭谈、祖慰、肖复兴等22名文友的亲笔签名以及和《青年文学》编辑部全体编辑的合影照片。 看完有关路遥的“获奖感言”等相关信息之后,我又产生了新的想法:捋一捋此事的前因后果。经过了解,我理清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1983年3月,由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第二届(1981——1982)全国优秀中篇小说评奖结果揭晓: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蒋子龙的《赤橙黄绿青蓝紫》、韦君宜(女)的《洗礼》、路遥的《人生》、张承志的《黑骏马》、水运宪的《祸起萧墙》、王蒙的《相见时难》、邓友梅的《那五》、谌容(女)的《太子村的秘密》、魏继新的《燕儿窝之夜》、汪浙成、温小钰(女)的《苦夏》、朱苏进的《射天狼》、王安忆(女)的《流逝》、孔捷生的《普通女工》、张一弓的《张铁匠的罗曼史》、冯苓植的《驼峰上的爱》、朱春雨的《沙海的绿荫》、从维煕的《远去的白帆》、顾笑言的《你在笑什么》、谭谈的《山道弯弯》等作品荣获优秀中篇小说奖。同时,还揭晓了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蒋子龙的《拜年》、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孙少山的《八百米深处》、航鹰的《明姑娘》、铁凝的《哦,香雪》、金河的《不仅仅是留恋》、何士光的《种包谷的老人》、宋学武的《敬礼!妈妈》、喻杉的《女大学生宿舍》、王中才的《三角梅》、李叔德的《赔你一只金凤凰》、吕雷的《火红的云霞》、乌热尔图的《七岔犄角的公鹿》、姜天民的《第九个售货亭》、石言的《漆黑的羽毛》、鲍昌的《芨芨草》、张炜的《声音》、海波的《母亲与遗像》等作品获奖。 为了表彰奖励获奖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于3月下旬在北京召开了隆重的颁奖大会,对获奖的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作者给予奖励。 作为共青团中央系统唯一的纯文学刊物,1982年1月创刊的《青年文学》双月刊始终以青年的视角关注现实,以文学的姿态参与人生,积极展示全国青年文坛的最新创作成果,全力推举有实力、有潜力的青年文学新人,发表了大量反映社会生活和青年实际的优秀作品。因此,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辑、《青年文学》杂志主编王维玲提议,将荣获中篇小说奖和短篇小说奖获奖作者中的青年作家们召集到一起,开一个创作座谈会,请大家畅谈获奖感受和创作体会。3月28日,《青年文学》编辑部召开了有路遥和蒋子龙、孙少山、航鹰、铁凝、宋学武、喻杉、李叔德、吕雷、姜天民、张炜、海波、矫健、蔡测海、李存葆、张承志、水运宪、魏继新、朱苏进、孔捷生、谭谈、祖慰、肖复兴等共计23名青年作家参加的部分获奖作者座谈会,并将其中在会上发言的路遥、铁凝、航鹰、魏继新四位青年作者的“获奖感言”、简介、照片刊登在《青年文学》第3期上。同时,刊登了有关这次座谈会的简讯、作者签名和集体合影。于是,便有了路遥的这篇题为《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的“获奖感言”、简介、个人近照以及亲笔签名和集体合影。 责任编辑:王雷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a13822dbf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