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狐假虎威》——狐狸狡猾还是聪明 这节课的教学目的不仅要教给学生阅读古文的方法,而且要在了解故事内容后引导学生理解寓意。为了巧妙揭示寓意,同事在教学设计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狐狸吗?为什么?设想很多孩子一定会觉得狐狸太狡猾,倚仗老虎的威风吓唬小动物,所以不喜欢他。当然也想到会有孩子觉得狐狸很聪明,因为他能面对强大老虎临危不惧,想到保护自己的办法,所以会说喜欢。在跟同事一起备课时,我主张如果有孩子认为狐狸聪明,那就尊重孩子的个性体验,但教师在最后总结时还是要揭示故事的本来寓意:狐狸倚仗老虎的势力欺压人。 在正式讲课那天,不知为什么,问题一抛出,所有站起来的孩子都说喜欢狐狸,因为它很聪明,因为它临危不惧、自我保护意识强,因为它骗老虎是为了保护自己等等。老师也觉得孩子们说的有道理,频频点头,然后下课。 下课后,几位听课的领导和讲课的老师都觉得这节课还算成功,尊重了学生个性,古文上出了新意。他们觉得,孩子们有这样的想法是时代发展的自然产物,作为教师,不唯书,不唯上,尊重孩子的体验,这才是现代语文教学。可是,我却总觉得很别扭。虽然现在语文教学提倡顺应时代要求,尊重学生个性体验,但老祖宗的东西被完全篡改,是不是就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了呢?且不说作为语文教师,承担着传承中国古老文化的历史重任,单从应用上来讲,将来孩子们看到狐假虎威这个词,他能不能真正懂得其中的深意?写作时能不能正确应用这个成语?总不能在表扬一个人急中生智的时候,感叹一句:他真是狐假虎威呀!那不成了笑话了?! 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每一册都有几篇寓言故事,从四年级开始,更加入了古文的阅读。从编者角度,他们一定是在有意识的给现代的孩子们一些古文化的熏陶。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有一些糟粕,但更多的是教人如何做人、处事,小学课文中的古文又是精中选优。我想,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语文教师要做的,除了要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外,更多的应该是传承,而不是篡改,是引领而不是跟着学生感觉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b51842e50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