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

时间:2023-01-12 11:20:1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蚂蚁集团,游走在金融与科技边缘

作者:暂无

来源:《理财(市场版)》 2020年第12



陈辉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研究院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央财国际研究院院长。

/陈辉

蚂蚁集团,号称“全球最大IPO”变成了“黑天鹅”。继112日,蚂蚁集团多位负责人被四部门约谈后,瞬间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IPO进程中断,两地上市暂缓;道歉、退款、追责……这一流量巨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尴尬。114日,退款机制已启动。各种传言扑朔迷离,真相只有等待。

蚂蚁集团上市历程一波三折

蚂蚁集团起步于2004年成立的支付宝,从支付宝到蚂蚁金服,从金融优先的金融科技FinTech),到科技优先的科技金融(TechFin),再到去金融标签,更名“蚂蚁集团”。在这个过程中,蚂蚁集团经历了一波三折的上市进程。

201410月,市场开始传言蚂蚁金服准备上市,蚂蚁金服回应没有上市计划。

20152月,蚂蚁金服再次回应即将上市传闻,称暂时没有上市计划。

20168月,蚂蚁金服完成B45亿美元融资后,又有消息称蚂蚁金服正谋求上海主板上市。

20186月,蚂蚁金服宣布完成140亿美元的融资,估值高达1500亿美元。

20201月,又有消息称蚂蚁金服计划A+H两地同时上市,再次被官方否认。

20205月,蚂蚁金服改名,并对外开始以“蚂蚁集团”相称,市场又开始猜测,蚂蚁是不是在为上市做准备。722日,蚂蚁集团正式宣布,准备在科创板和香港联交所两地同步上市,前后历时6年。

824日,蚂蚁集团正式提交IPO招股说明书,并于918日正式过会,前后用时25天。

1024日,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我们必须改掉金融的当铺思想,在当下,我们必须用借助技术的能力,用大数据为基础的信用体系来取代当铺思想。这个信用体系不是建立在IT和熟人社会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如此才能真正让信用等于财富。”

103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指出当前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快速发展,必须处理好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关系。

112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约谈蚂蚁集团高管,具体包括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和总裁胡晓明等人。


113日晚间,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通知,正式宣布暂停蚂蚁集团上市的决定。

113日晚1030分左右,蚂蚁集团官方发布公告,暂缓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计划。

115日,原本是蚂蚁集团可能创下“史上最大IPO”新纪录的时间,不过这一切都成了历史。

回顾蚂蚁集团一波三折的上市过程,也许未必是坏事。这可以让中国金融科技集团、数据科技集团等(包括蚂蚁集团、京东数科等)再一次正视自己,解决“我是谁”的问题;这也让中国金融监管的“一委一行两会”再一次认识时代的变化,重新思考“金融与科技”的关系和边界问题。

金融与科技的边界

多家媒体报道,蚂蚁集团暂停上市或与马云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的讲话有关,这也许只是我们看到的“导火索”,其背后真正的原因在于我们对“金融与科技”的理解发生了偏差。

回顾金融与科技的创新过程(如上图所示),从最早的ATM机、计算机的发明,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再到目前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的发展,每过5-10年都会有新的科技热点出现。金融行业由于其数字化的属性也引领了数字技术的未来发展和应用。所以,蚂蚁集团的发展只是金融科技化进程的缩影。

马云口中所称的“当铺思想”是指传统金融业务需要抵押物才能发放贷款,而数字金融则用大数据来进行信用评级后直接发放贷款。从金融科技化进程来看,马云口中的“当铺思想”显然不是批评传统金融,相反是希望明确“金融与科技”的角色和边界;是希望明确“金融科技、科技金融、数据科技”如何与传统金融、商业体共处、共舞。

蚂蚁集团,为了上市已经开始脱下金融外衣,只穿科技20207月,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变更企业名称,变更后的公司名称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公司名称上来看,从蚂蚁金服到蚂蚁集团,代表了科技的进化。显然,这并非一次改名能解决的问题。靠数字科技助力经济增长,对传统金融商业,态度从“进攻”到“服务”。这种实质性的成长和改变,注定是比IPO更漫长、更艰辛的道路。

蚂蚁集团两地上市暂缓,一方面折射了蚂蚁集团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金融与科技”的角色和边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金融监管部门也没有从根本上认识“金融与科技”的角色和边界,我们一直想模糊“金融与科技”,想通过这种模糊来实现监管套利、制度套利。

金融与科技的时局观

103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会议指出,当前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快速发展,必须处理好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关系。要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尊重国际共识和规则,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鼓励创新、弘扬企业家精神,也要加强监管,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有效防范风险。监管部门要认真做好工作,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要监督市场主体依法合规经营,遵守监管规则,完善公司治理,履行社会责任。要增强业务信息披露全面性和透明度,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投资者教育。要督促上市公司规范使用募集资金,依法披露资金用途。要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要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不存在所谓的“蚂蚁与监管博弈”,因为一切金融创新,归根到底还是金融,金融和金融监管都是有时局观的。具体到蚂蚁集团,金融的基本内涵、金融的新文明、科技驱动的新金融、金融的全面发展、金融的新监管等构成了“新时代、新经济、新文明、新思想”下金融业的时局观。

金融业的时局观,首先要求金融要具有时局观。第一,金融的基本内涵是金融发展的起点,也是金融发展的基石。无论身在何处,须时刻不忘初心。第二,新金融文明是金融发展的方向,是光明之灯,指引前路。第三,科技驱动的新金融是手段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充分发挥科技驱动的新金融在当下的作用,包括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最后,实现金融的全面发展是最终目的,即“方得始终”。

金融业的时局观,也要求金融监管具有相应的时局观。金融科技改变了传统金融监管的时空局限性,使金融监管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都能通过正确运用各种监管手段,实现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但在金融科技发展的同时,其也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延伸和扩展了金融监管的时空距离。金融监管的传导机制将变得更加复杂,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金融市场更易动荡,由此也使金融监管在体制的确立、机制的健全、方式的选择、手段的运用、科技应用等方面都将面临更高的要求与更大的风险。

目前,全球对金融科技的监管尚处探索阶段。我国的金融监管应积极拥抱金融科技,认识“金融与科技”的时与势、形与型、近与远、破与立和变与不变,做好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防范,引导我国金融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同样,金融科技企业也要认识金融的逻辑,认识“金融与科技”发展的新常态,既要注意看时,又要注重看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b8f82382e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