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控辍保学促进民族团结 ——记一例“劝学”案例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以控辍保学促进民族团结 ——记一例“劝学”案例 摘要: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发展,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最大福祉,是事关中华民族长治久安和永葆生机的大事。而控辍保学是实现全面脱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有效措施。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了实现“零辍学”,及时合理地安排全校老师进行走访,并对“顽固”厌学的学生进行多次“劝学”,在本地区引起了广泛的好评。本文是笔者对一位厌学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劝学的亲身经历以及所取得的效果的记录。 关键词:控辍保学;民族团结;劝学案例 民族团结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洪流中从未迷失,也从未褪色。从张骞出使西域、昭君出塞、孝文帝汉化改革,到抗日战争时期一大批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为祖国的未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再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各族儿女在党的带领之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挥洒汗水,这都让民族团结这颗瑰宝释放出了璀璨的光芒。它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最基本的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更是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九年义务教育是法律赋予人民的基本权利,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控辍保学是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的需要。以民族团结推动控辍保学,以控辍保学促进民族团结,两者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和各民族团结进步。 2019年正月初八早晨,空气中还弥漫着节日的气氛,而本校三十多名教师组成的六支小分队已经走在了入户走访、控辍保学的路上,这是年前就定好的计划。此次入户走访的目标绝大部分都是留守学生,其中最为特殊的是位回族少年马强。我们镇上定居的少数民族很少,他们家开了一家拉面馆,后来由于经营不善倒闭了,再后来他的父母就外出打工,将他留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他也就成了一名留守学生。与绝大部分留守学生一样,以前懂事、勤快、自信、待人有礼貌的马强,很快就成了问题学生,打架、吸烟、旷课和顶撞老师成了家常便饭。有一次竟然玩起了失踪,老师和家长都联系不到他,最后在同伴口中才得知他进了县城,在一家餐馆中打小工,于是在那个同伴的带领下老师和家长才将他带回了学校。 国家规定每个适龄儿童都必须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为了让每个孩子都顺利完成学业,春节之前学校就对全校学生进行摸底排查,凡是有辍学或疑似辍学的学生统计出来,而后分配到每个组,在正月初八入户劝学保学。由于春节假还没有完,家长大都还没有离开家乡外出打工,所以我们这一小队见到了马强的父母。对于我们的到来,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经过交谈之后,他们表示很支持孩子完成学业,也愿意推迟外出打工的时间,亲自将孩子送到学校,在2月25日开学第一天,马强由他的父亲带到了学校完成了报名注册。而我们春节期间的这一次控辍保学行动,在全县教育系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受到了全镇人民的一致好评,而那几户少数民族同胞更是不吝好词,称赞党的好政策,民族团结一家亲。 当然,我们都清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短时间内让一名问题学生的思想发生转变,使他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这是不现实的。马强归校之后,学校专门叮嘱班主任要特别重视其动向,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他终于能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也能按时完成作业了。为了巩固控辍保学的效果,暑假期间班主任和相关人员又进行了家访,直到本学期见到马强自己来报道注册,大家都松了一口气,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民族团结进步发展是个常提常新、永不过时的话题,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控辍保学并不是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各民族团结进步的唯一措施。在10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之后,我们召开了班会,组织学生学习并宣讲了相关的内容,随后又制作了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手抄报和黑板报,在学生之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之后又在老师的推荐之下阅读了一些少数民族人民创作的著作。 正如习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所说:“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团结进步需要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共同努力和辛勤付出才能实现,我们只是这千千万万中的一员,但我们愿意继续为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和社会和谐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江苏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彭保和.辩证思维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3(08) [3]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c62db0e67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