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兵团:书法须让人如见山花烂漫 作者:暂无 来源:《经济》 2021年第2期 《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 刘越山 董兵团善于独辟蹊径, 在笔法铺陈的背后, 通过结构的变化来提炼书法内部的精神特质 印刷技术和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使人们对古典书法的谦恭崇敬渐淡,但将书法视为生命寄托的却大有人在,且还络绎不绝。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政协书画院执行院长董兵团即是其中之一。 董兵团出生于华山脚下,10来岁便开始习书。参军入伍到大漠戈壁后,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在紧张的军事训练之余,也仍然习练不止。他细心学习二王,仔细临摹怀素、张旭、颜真卿,更是酷爱《书谱》《十七帖》《兰亭序》。在艰辛的书法习练和创作道路上,董兵团通过交替学习,书法在取法上笔走龙蛇、纵横开合、力透纸背、劲健生动,慢慢地穿越古道,找到了古人的影子。他的书法作品出神入化,但又气脉联通,紧扣主题,可谓万变不离其宗。董兵团认为,如果作品没有主题、没有独立的特质,必将淹没在无个性、无难度、无风格、无品位的书法群体中。换言之,作品虽然愈来愈精致,但却“千人一面”,失去了“初心”和活力,给人一种无限重复的腻歪和厌弃感。 透过董兵团的书法作品,可以看到他写的楷书取法魏晋唐,尤以欧阳询的《皇甫诞碑》、颜真卿的《庐陵集》《礼乐集》用功最多。《庐陵集》《礼乐集》用笔精妙自然,字态雍容华贵,法度严谨;《皇甫诞碑》笔墨圆润,欹侧姿肆,错落有致,让人于轻松愉悦中领悟山花烂漫的感觉。 董兵团善于独辟蹊径,在笔法铺陈的背后,通过结构的变化来提炼书法内部的精神特质。当大部分书家在章法的显性中追求激越时,董兵团则走向了字法的隐形变化,做到了既能体现传统的笔墨功力,又彰显了划时代的金石气息。 董兵团有着近30年的军旅生涯,闲暇时间笔耕不辍,孜孜以求。近年来,他出版了《梦萦北国》《思想政治工作漫谈》以及《商海热流》等论著,还在“长征杯”“军旅杯”“欧阳询杯”等军内外书法比赛中获奖,荣获“华夏龙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金奖、“唐诗、宋词、元曲”全国书法大赛金奖;书法作品被许多机构和多家博物馆收藏,如书法长卷李白诗《将进酒》被人民大会堂收藏,书法作品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被荣宝斋收藏。作品还在中国港澳台地区,日本、韩国及欧美国家和地区入展交流,并作为礼品赠送。作品入编《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珍品选》《中国当代艺术家大型辞典》,并被授予“二十一世纪著名书画家”“中华一代书画大家”“当代杰出书画艺术家”称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c8dd8ea48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