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冷漠实践报告

时间:2022-04-14 09:20: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道德冷漠实践报告

从多起“彭宇案”到广东“小悦悦”事件,社会道德冷漠症渐入公众视野,成了街头巷尾竞相议论的话题,“当前社会还有没有公德?”这一问题徘徊在国人心中。近期,报刊、网络等媒体对于社会失信、公德缺乏的现象进行了密集报道,似乎给人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印象,媒体的报道难免具有以偏概全的嫌疑,但社会不良风气和隐约社会道德冷漠症的出现已是不争的事实。

那什么是道德冷漠?道德冷漠表现又是什么?

冷漠字面上的含义一般是指缺乏情感,无动于衷。道德冷漠是一种善的缺乏,表现为道德主体对现实道德要求漠不关心,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无动于衷、消极麻木的心理状态。道德冷漠”是当前社会出现的一种负面道德现象。它是个体在具备道德认识的前提下而于特殊的情境中选择“不作为”的一种道德现象。

而道德冷漠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有的学者认为,道德冷漠作为一种善的缺乏具体体现为道德敏感的缺乏、道德判断的搁置和道德实践上的不作为。道德冷漠的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道德敏感缺失。道德敏感是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包括对善的领悟和发现,也包括对恶的反应和感知。道德敏感通过对社会和他人的道德行为爱憎分明的心理体念,发挥道德对社会的调节和引导功能,维护正常的道德秩序。

道德冷漠症主要表现在社会成员个体遇到困难,需要救助时,其他社会成员不予施救,其重要原因在于其他成员担忧受到被施救者反诬。被施救者反诬施救者的现象在当前社会上较为普遍,其发生原因主要在于被施救者将反诬视为获得利益的捷径,这种利益获取的价值超过了其所承担的道德风险。被施救者寻求获利捷径,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整个社会财富、机会等要素分配的体制性影响,特别是当前财富分配中不劳而获、“少劳多得”现象渐多,通过不良手段获取财富的现象普遍。这与我国政治体制中大量特权空问和体制漏洞的存在关系密切,并在根源上归咎于地方官员政治权力自下而上产生、对下负责和实际上官员权力由上级赋予、对上负责的矛盾

道德冷漠作为一种道德情感状态实际上内涵了道德态度、道德品质以及道德人格追求之整个精神面貌,表现为个体道德精神的缺乏,这从人的整个心理状态揭示了:德冷漠虽然不是一种一般性的心理病态,却是一种道德上的病态心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以及精神上的需求得到了极大地满足,为什么又会出现道德冷漠这一问题呢?

一. 德冷漠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利益冲突:

道德冷漠的重要表现是弱者在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甚至主动提出帮助时,其他社会成员或组织不予关心,拒绝帮助,甚至予以嘲讽。道德冷漠症表面上看是个人或社会单方面的问题,实际上则是双方和多方在互动中出现的利益冲突问题。较为典型的案例是社会上偶见的“要不要扶摔倒的老年人”问题,老年人摔倒后,只见到围了一圈人旁观,但无人愿意上前施救,甚至产生“谁救谁是傻子”,“谁救谁惹麻烦”的怪论。究其直接或浅表性原因,主要在于旁观者认为其本人所得到的“利益”(精神的或物质的)小于所承担的风险。旁观者担心自身利益的受损,更担心惹祸上身。尤为重要的当前社会上充斥了反面教材,施救者不得善终,动辄被栽赃陷害,媒体竞相报道一批批所谓的“彭宇案”,原本是见义勇为的施救者,行善后却被“反咬一口”,不仅


使施救者承担了道德损失①,又使其产生了经济损失,同时也破坏了既有社会公正体系,泯灭了社会公德和人类良知。可见,利益冲突是道德冷漠的直接原因。 二. 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引发人们价值观的冲突:

自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以来,社会进入了转型期,我们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受到了冲击,原先为我们所熟悉的结构秩序和角色规范受到不断地冲击,原先的价值观念逐步动摇。然而另一方面适合现代社会的道德体系却尚未完全建立起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的价值观念没有建立,造成了新旧的道德观念以及道德价值的冲突。在社会的转型时期中,社会导向的不确定性以及适应新时期的社会伦理道德建设的相对滞后,这往往会造成社会的道德失范。在社会转型期中,文化也出现商品化,社会对于文化市场的管理控制会出现失调的状况,这将造成反主流文化的失控与泛滥。对于社会文化有着不良影响的各种音像制品充斥市场,网吧与游戏厅与学校教育展开竞争,年轻人受到越来越多的不良思想的冲击。受拜金主义影响,造成人们缺乏理想,只追求个人利益,没有了进取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甚至为了个人利益毫不犹豫的挺而走险。在道德思想观念上,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逐步减弱,对社会的责任感也逐渐淡漠。再加上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成熟,社会上很多人将出现于公共视野中的见义不为的现象归结于市场经济。毋庸置疑,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确实存在很多的不好现象,比如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等。我们不能忽视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的精神生活环境受到了污染,因为市场经济带来了对财富的狂热追求,人们为了金钱可以不择手段,并且人们都为了自己的生活,凡事多以考虑个人利益为主,使我们失掉了传统美德中的一些优良的传统。人们在事不关己的情况下大多选择的漠然视之,置之不理,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以往的集体主义精神等带有传统美德的价值观都被一些人逐渐的抛弃,再加上社会中“见义不为”现象和见义勇为者血的代价等事例的大量存在和广泛传播,让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有了激烈的冲突,这为道德冷漠现象的发生有了一个基本的社会基础。 三. 场竞争激烈引发人们的趋利性意识加强

在道德出现变化的时期,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道德观念存在变化和模糊,道德的准则失去了规范,道德的理想不复存在,道德指导下的行为就没有控制可言,这些造成道德危机的一系列变化最终会加重社会的矛盾,让人际关系更加的复杂,会使人们不再有信任,社会的和谐受到了影响,伦理道德也没有了能力来协调人际关系。人际关系越紧张,社会上的人们就会感到人情的淡薄和世态炎凉。

面对道德冷漠的现状应如何矫正,解决这种现象呢? 一. 强道德赏罚,建立道德保障机制

建立道德赏罚机制不是对人性的怀疑,只是想为个体道德意识和情感的培育提供必要的催化剂。道德没有强制性,但建立相应的国家权力机制保障,赏善罚恶,就能对不具有“自律”精神的社会成员形成一种外在约束,有助于公民树立崇高美德、唾弃失德意识,形成一定程度的道德良知。罗素曾指出道德赏罚对德行形成的作用,“在不具备刑法的情况,我将去偷,但对监狱的恐惧,使我保持了诚实;如果我乐意被赞扬,不喜欢被谴责,我部人的道德情感就有着同刑法一样的效果;在理性盘算的基础上,相信来世永恒的报答和惩罚,将构成一种甚至是更为有扮的樵行保护机制。 二. 善大众人格的塑造

道德冷漠现象中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从众心理,而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国家,人们的从众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为政者的影响。孔子曰:“其身正,不


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政者在当代指的就是领导干部。要避免消极的从众心理对道德示范的影响,加强领导干部的社会公德教育,为人民群众作出表率。可以说,领导干部的道德示范影响对于改变道德冷漠现象中的消极的从众心理和不明确态

度,促使他们由他人意识发展到关心集体,塑造完善的大众人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增强个人的道德责任意识

对于每一个公民而言,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精心呵护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信守诺言,敬业爱岗,不断提升个人修养,从我做起告别陋习,努力为提升文明形象尽职尽责,应当成为每个公民自觉践行的准则。 实践证明,提高公民道德素养,必须从增强公民责任意识入手。自我提升是关键。首先,努力学习提升自身文明修养。文明源自心生,学习使人进步。通过学习文明礼仪、文化知识,提升文明修养,进而美化心灵,提高境界,文明做事,文明共处,文明做人。其次,积极投身社会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参加科普宣传、义务劳动、文明创建、志愿者等活动,接受文明的启迪和熏陶,净化心灵,培养高尚情操。再之,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每一个人都应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自觉告别陋习,成为文明的践行者。最后,选树文明标兵等先进典型,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宣传,激励人们把对文明的渴望变为具体的追求。强化教育是根本。一是以开展“全民阅读”、创建学习型社会为载体,挖掘弘扬富有时代意义、体现当地特色的人文精神,营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文环境。二是加强礼仪教育,通过大力普及礼仪知识,提升广大公民的文明素质,使讲文明真正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三是加强法制教育大力普及法律、法规常识,增强市民民主法制观念,增强市民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法律己意识,形成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四是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广大公民民在广泛的参与中接受启迪和熏陶,形成与现代和谐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社会精神风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caafec8a58da0116c174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