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创业者的产生、成长与发展历程 当代中国创业者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情。在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多年里,中国人历经了四个创业阶段,掀起了三次创业高潮。 (1)第一个创业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和中国人创业的序幕,这一批的创业者主要是从农村专业户和城乡个体工商户中的各类“大户”演变而来的。由于农村普遍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农村社会生产与交换方式的变革,为农村创业者的产生创造了历史发展的前提。同时,为了解决大批知青回城的就业问题,国家开始开放小商品的生产与经营活动。在政策放宽的情况下,城镇个体工商户业主在国营集体经济无力顾及的空隙处(体制外)迅速的恢复和发展起来。因此,改革开放使得市场机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并在不长的时间内为创业者的产生提供了历史前提。因此这一时期的创业者主要是两类人,一是农民,二是没有上大学的城镇居民。他们也是我国富豪的第一批代表。虽然他们的文化层次不高,而且大部分都是由于生活需要而导致的创业,但他们敢为天下先、吃苦耐劳的精神鼓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创业者,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直接的贡献。 (2)第二个创业阶段 1988年4月,全国人民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的内容,掀起了我国第一次创业高潮。一种难以忍受的热情使一大批有文凭、有稳定工作的人走上自我创业之路,“下海”一词成为当时的热点,就连大学校园也未逃脱这次巨大的冲击波,许多学生课下就成为“小摊主”、“小经理”。校园里的经商热成为各类媒体的聚焦对象。“打工皇帝”段永平也就是在此时自身闯荡广州,虽然他手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生学历,本可以获得一个稳定的工作,但他选择了一条艰辛的“创业之路”,后来“小霸王”、“步步高”电子产品风靡全国的事实证明,他的抉择是正确的,它是这次创业浪潮的成功典范。被誉为亚洲最佳商人的柳传志、新时代“革命家”的宋朝弟、WPS之父的求伯君及声名显赫的史玉柱、姜伟、吴炳新、王遂舟等都是这一时期开始创业的。他们真可谓是时代的创业英雄。 (3)第三个创业阶段 1992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掀起了中国第二次创业高潮。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再次为私营经济的发展敲起锣鼓。邓小平是这样提出问题的:“改革开放迈不开步了,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有现实针对性的。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多年来束缚人们思想的一些旧观念时时干扰着他们的工作和认识。有的人担心改革会偏离“社会主义”原则而裹足不前,更有人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现象和新事物,提出姓“资”和姓“社”的责难,这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严重阻碍了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健康发展。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又一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4)第四个创业阶段 以规范和保护私有经济组织发展为目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在1999年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获得通过。这是全国人大自1999年3月修改宪法,明确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以来实施的第一个立法举措。《个人独资企业法》的通过为民众创业亮起了一盏明灯,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就该法发表意见认为,如同当年农村普遍开展联产承包责任制,个人独资企业法将掀起新一轮的经济发展热潮,这一次最大的突破是降低了企业经营者作“老板”的门槛,也就是2000年人们常说的“1元钱做老板”,按照国际上的通行惯例,规定注册资金被视为剥夺穷人投资权力的违法行为,因此,大多数国家都取消了个人注册公司时的资本条件。对中国来说,取消注册资本金的限制性条件,是颇具象征意义的。 同时,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这一阶段的创业活动出现了两个新的变化,其一是“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开始成为促进创业的主要力量。成思危先生的“一号提案”举起了风险创业的大旗,引起了国人的热情与注目。一个鼓励创业、保护创业、崇拜创业的大环境正在形成,各地也纷纷成立创业园区与创投基金,鼓励创业。其二是有许多海外学子纷纷回国创业,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一片生机。如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张朝阳回国创业,把“搜狐”办成了著名的网站。大批留学回国的学子进一步带来了敏锐的战略眼光,火一般的创业热情,永不言败的执着与足够的耐心和坚强的意志等创业精神。因此,在知识经济即将到来的21世纪,中国掀起了新的、更高的创业高潮。这意味着一个新的经济、一个活跃的经济时代的到来。这一次的创业高潮,不但来势凶猛,而且将持续相当长的1创业者的学历提高;○2个人英雄主义开始淡化,时间。其比较明显的特征是:○3更讲究创业团队;○4更注重创业速度与质量;○5新创企业更关注公司的品牌;○6开始注重创业惯例。 的技术与知识含量提高;○在中国,创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促进作用,一个比较明显的重要影响表现在解决就业问题上。根据《中国经济年鉴》的统计,1997-2000年,国有、集体和联营企业累计减少248.6万家,而公司、股份合作制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内资企业累计新增128.3万家,其中尤以私营企业增加数量为巨,达到80.1万家。可以认为,中国的创业活动主要发生在私营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中。其中,私营企业可以看作是个人创业的结果,而公司制企业则是许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进行企业再创业的结果。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1997-2000年,创业不活跃的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和联营单位净减少5343万个工作机会,而创业活跃的公司、股份合作单位和私营企业(这项统计不包含农村私营企业所提供的净增就业机会)共提供了1407万个新增就业机会。其中,公司制企业创造的新增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e3f69294b73f242336c5f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