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教案 教学目标: 识记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商鞅变法开始变法的时间和变法的主要内容,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和意义。 重点: 商鞅变法的内容 商鞅变法的评价 难点: 改革与保守派的观点分歧 变法的某些措施含义及作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教材38页的简表,分析秦国在战国前期的形势,排在七雄的末位,但中后期秦国却强大起来,并通过一系列战争灭掉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那么,秦国是怎样走向强国之路的呢?——商鞅变法(这是一条主要途径) 二、教学过程 (一)、秦孝公求贤(为什么要实行变法?) 1、原因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原因):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秦国相对落后(自身原因):会盟都不让参加,魏国侵略却无力还击。 2、办法 改革内政,变法图强,发布求贤令。(秦孝公深感落后就要挨打) 商鞅来到秦国。 理解“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二)商鞅主持变法 1、时间:公元前356年。 2、背景:得到秦孝公的支持。 3、主要内容: 经济上: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罚分明。 政治上:奖励军功——论功行赏,不论贵贱;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强化国家管理,设31县;严明法令——实行连坐法。 4、变法的影响: 触犯了贵族利益——商鞅被车裂处死。 取得成效——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商君之法”。 (三)秦国的变化 1、性质:是战国后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2、成果: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3、兴修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郑国渠。 (四)小结 秦国是怎样走上强国之路的呢? 前期势弱——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商鞅主持变法——取得显著成果(强大) 思考: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五)板书设计 1、秦国为什么要实行变法? 2、变法前期秦孝公采取怎样的办法? 社会进步(社会):铁器、牛耕(标志) 改革内政、变法图强、发布求贤令(商鞅) 秦国落后(自身):鄙视、挨打 3、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 4、变法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见小字部分)? 经济: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井田制 触犯贵族的利益——商鞅被车裂处死 重农抑商—奖罚分明 取得成效——妇女儿童都知道商君之法 政治:奖励军功—论功行赏、不论贵贱 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强化国家管理 严明法令——实行连坐法 5、变法取得怎样的成果? 6、变法成功与否? (性质: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分析秦孝公变法的目的—变法图强, 建立了新制度,军队战斗力提高,经济得到发展。 实现没有?结论——是一次成功的 兴修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郑国渠 改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e6aa75eaa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