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古音乐《魏氏乐谱》中的歌词读音与当时语言环境 来源:福清侨乡报 作者:魏若群发表时间:2016-3-16 一、《魏氏乐谱》由来 由明末国学生魏之琰(1617-1689,字尔潜,号双侯,族亲排行第九,又称九使),带到日本明朝国子监的礼乐文化教育的教案体系,包括部分宫廷音乐。由其4世孙魏皓以及其弟子筒井景周根据明朝樂器、图表,分别于1768年、1780年共整理辑录244首乐曲共6卷《魏氏乐谱》,内容有《诗经》《汉乐府》及唐宋诗词乐谱、歌舞谱、郊庙音乐等,历经350多年在日本得到完整保存与弘扬。现在中国古代歌曲、曲谱流传下来的极少,明代歌曲、曲谱、明词多已失传,在世界音乐史上被称为‘音乐的宝典、活化石’”。1943年辗转返回中国故土,深受音乐界、学术界的关注。 魏之琰肖像(钜鹿敏子 藏) 在日本魏之琰与兄长魏之瑗之墓 二、福清方言与《魏氏乐谱》的读音 《魏氏乐谱》不只是音乐的‘活化石’,同时也是语言发音的‘活化石’,里面标注了明朝当时的读音,原本中汉字歌词旁有两种标注,一种是用日本的片假名标注汉字歌词的发音,还有一种是分遍或厥的标注,见附图第一首的曲名《江陵乐》片假名为:“キャンリンロ(kyan rin ro)”三字中后面两字的发音就与福清话口语一样,当然如果从严谨的语言学或许有不同的简介。 《魏氏乐谱》第一首原图 第一首的部分放大图 但是世界上标准语言是什么样的?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外文系李文肇教授从广义的语言学定义:“彼此说话听不懂的算是不同的语言,而说话腔调不同却听得懂的,算是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李文肇教授认为:“只要能相互沟通,应该无高低之分──如英语有美国、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澳洲等不同发音,并不需要决定谁才是「正统」、大家要向谁看齐──这就 1 是所谓「多元中心语」的概念,是世界性语言的必然演变趋势。” 福清方言至今的确是保存古音古调较多的方言地方之一,福建地区包括福清人在内绝大部分都是从黄河中原地方迁移而来,有的是开发南蛮移民政策来的,有的逃避中原战乱而来,他们把当时的中原文化带到福建,语言的发音也就保存至今,而中原地方每当改朝换代,受政治变迁的影响,包括语言在内的前朝文化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变化影响。《魏氏乐谱》的传播者魏之琰的先祖魏看正是在唐朝天佑元年(904年)南迁入闽而来,几经迁徒其魏氏家族最后定居在福清东瀚镇文林自然村,成为魏氏入融始祖。方言都是祖祖辈辈,世代口传,不能脱节。 而现在官方语言影响最大的是在民国初期的1919年“五四运动”后的文化变革,五四运动之后推动的书面汉语通常被称为“白话”,以北方话为基础的现代书面语。1921年10月,北京政府颁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教育得到革新。作为国语的普及与普遍提高人民的教育水平,文字的简化和发音规范统一,便于推广过程,古音调难免得到舍弃,一些中原文字传统古代读音也极大的影响,失去了很多古音古调。然而福建地区多山,交通受限,在僻壤村庄古文化反而被保留下来。特别是方言的发音、词汇上还保存有原有古音古调,特别是一些文读的发音福建地区有很多古代发音。 很多去过日本留学的福清人看了该乐谱上歌词片假名注音发音以福清方言发音多数能对上,很多人包括学术界的学者都问本人,该乐谱上的发音到底是不是东瀚文林家乡的方言。因此,本人出于兴趣针对《魏氏乐谱》歌词注音的发音与福清方言发音相似度做了《融、日发音相似问卷调查表》比较的问卷调查。 回收统计结果,对文字语音比较敏感的人群如,教师、记者、日本留学人员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均在70%以上;普通人员也在50%以上,还有一部分发音既不是福清话也不是现代日语,再从当时日本长崎的华侨社会的语言环境佐证,初步判断应该不是福清方言。那到底是什么语言,对日本当时华侨社会语言环境资料来试做了解。 三、日本17-18世纪华侨社会语言环境 众所周知日本的文字是由中国传入,至今还保留古代原来的发音,被称为“唐音”,所谓的“唐音”原意是唐朝文字传入日本时的发音,日本常称“音读”相当我们方言的“文读”,后来在不同时代传入日本的中国文化,也被均称为唐文化,华语称为唐话,华语发音称为唐音,华人称唐人,唐人建造的寺院称唐寺。福清的方言在日本语发音也经常见到,例如,“失礼”,福清方言“SINRE”,日本语的音读是“SHICHUREI”(国际音标:ʃitʃurei),发音基本上差不多。 古代日本人以汉字的偏旁部首创造的片假名与平假名(草体的偏旁部首)其功能之一是作为发音的音素(相当于注音、拼音功能),《魏氏乐谱》就是以片假名记录了当时读音。 历来华侨都非常崇尚自己传统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多认为不合理,甚至轻视,因此对后代的传统文化教育也是不遗余力,包括思想意识、待人接物、语言等等。就是现在也不例外,本人从上世纪90年在菲律宾、越南工作时发现,虽然经过几代的繁衍,华裔的言行、思维、礼节还是非常的“传统”,颇为震撼。由于华侨家庭教育缘故,方言成为主要沟通工具,远比“北京话”流畅得多。 那么《魏氏乐谱》从传播到辑录跨越两世纪,社会语言环境又是如何? 魏之琰本身是出身在福清县东瀚文林村西坊支房,原配林氏,生一男,国学生屡考不第,随兄魏之瑗从事越南、日本之间贸易,后移居越南,纳王侯之女武氏为侧室,于1672年,携其二子魏高、魏贵、仆人魏喜正式定居长崎。当时控制越南外交、经济大儒商,与日、越统治阶层交往甚好,曾上日本京都皇宫献唱,深受好评。支持反清复明,与明朝遗臣、著名儒学者朱舜水交往甚密,朱舜水与魏之琰通信中有一篇《答魏九使书》中提到:“.....至于识时务、晓南京话一人,弟与之复议论,商其可否。.....”由此佐证当时的华侨社会中沟通是以“南京官话”。 其次,根据《唐通事会所日録》宝永六年(1709)十二月二日、长崎奉行(地方最高长官)受邀参观在唐人馆广场的歌舞表演,歌曲演唱是南京话(当时官话),舞蹈是闽南风(当时称之漳州)。其原文:“御広間之内にて唐楽にて南京歌をうたわせ御聞被成候、夫より漳州をとり踊せご覧被遊候”。(日本当时官方任命的翻译官称为“通事”,通事的文化素质非常高,除了熟悉古典四书五经、史书、天文地理等,还要精通两国语言,其职责翻译、收集海外信息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f17299c27284b73f342501a.html